馆长能否逃此劫难? 10月15日,馆长进了新北检,交保15万台币。赖清德当局追杀

分享星辰 2025-10-16 11:43:44

馆长能否逃此劫难? 10月15日,馆长进了新北检,交保15万台币。赖清德当局追杀馆长还没有结束,15万台币只能保证馆长暂时自由。 根据台湾的相关法律,馆长涉嫌刑法153条第一款煽惑他人犯罪和第305条恐吓安全危害罪两种罪。虽交保15万台币,但还会面临进一步的司法审查和审判。最终以事实证据说话。 希望司法公正,证据如馆长所说:要完整不能断章取义。更希望馆长没事! 这场风波从一开始就透着诡异。馆长自己说得很明白,那句被揪住不放的“言论”,明明是直播时回应网友“斩首行动”提问的话,完整语境里他一直在强调“不要伤害台湾人”,结果被剪得只剩半句“把赖清德的狗头斩下来”[__LINK_ICON]。更讽刺的是,他刚到新北检门口,大批民众举着牌子喊“加油”,这阵仗哪像看一个“嫌犯”,倒像看个敢说真话的勇士[__LINK_ICON]。 赖清德当局的动作快得反常。10月5日直播的内容,7号就备好传票,15号直接约谈,连重大刑案专组都搬出来了。可转头看看绿营自己人,之前有人公开喊着要“斩首”江启臣,还有人给黄国昌设灵堂,检方连个问询都没有。这种双重标准摆得太明显,难怪岛内骂声一片,说这是“绿色恐怖”卷土重来。 法律条文在这儿更像块橡皮泥。台湾刑法153条的“煽惑他人犯罪”,得有明确的煽动意图和可能引发的危险才行。馆长自己都反复说“通过选举下架民进党”,国民党“立委”徐巧芯也站出来证明他是引述网友言论,根本没有犯罪意图[__LINK_ICON]。至于305条的“恐吓安全罪”,要么得有具体恐吓行为,要么得让当事人产生实质恐惧,可赖清德团队第二天就忙着表态“依法处置”,哪有半分“恐惧”的样子?倒是资深媒体人罗友志戳破了真相:一场网红的情绪发言,能让全台最有权势的两个人先后回应,要是面对灾害能这么积极就好了。 馆长不是第一个被这么针对的。赖清德上台后,司法早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柯文哲查不到资金流还被羁押近10个月,“赖系”自己人林宜瑾涉案却能逍遥法外,75岁的国民党市党部主委黄吕锦茹说关就关[__LINK_ICON]。国台办都忍不住表态,说这是“公器私用,制造绿色恐怖”,为的就是排除异己、推进“台独”。馆长平时敢说两岸交流的好话,又总骂民进党施政,这次被抓典型一点不意外。 不过事情未必没有转机。2020年馆长遇袭案里,检方指控邵柏杰是幕后主使,最后还不是因为“证据不足”判了无罪[__LINK_ICON]。现在关键就看直播完整录像能不能公开——馆长一直喊着让警方查聊天室记录,只要能证明言论是被断章取义,定罪的根基就垮了。而且民众的眼睛是亮的,支持他的年轻网民在社交平台刷满了声援,这种舆论压力,赖清德当局未必敢完全无视。 说到底,这哪是简单的“言论案”,分明是政治操弄的闹剧。15万台币的交保金,保得住暂时的自由,却挡不住想治罪的手。但历史早有教训,当年高雄市前议长许昆源、学者庞建国等人以死抗议不公,已经埋下了民意的火药桶[__LINK_ICON]。要是真把司法公正踩在脚下硬判,最后引火烧身的,只会是滥用权力的人自己。 馆长能不能逃过这劫,本质上看的不是法律,是赖清德当局敢把“选择性司法”玩到什么地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靠打压异见维持统治,从来没有好下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