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制裁的韩国国防巨头韩华集团愿意向菲律宾出售其CTM-ASBM导弹 分析人士称,在北京对韩国造船业实施制裁的同时,韩国国防巨头韩华集团提出向菲律宾出售反舰导弹,这表明韩国选择倾向于与美国及其盟友开展国防工业合作。 这话戳破了韩华集团的真实算盘,更暴露了韩国在中美之间的战略摇摆。谁都清楚,韩华刚因协助美国打压中国海事领域,被中方用《反外国制裁法》精准“点名”——旗下5家美国子公司不仅被禁购船用钢板、柴油机等核心部件,连船舶靠泊中国港口都成了难题,一天之内市值就蒸发126亿元人民币。前脚刚因“助美反华”吃了制裁苦果,后脚就忙着给美国的亚太盟友送导弹,这哪是单纯的商业行为?分明是选边站队的明确表态。 韩华要卖的CTM-ASBM导弹可不是普通装备。这款在原有型号基础上升级的反舰弹道导弹,射程能到160公里,配备的专用导引头能精准锁定海上目标,圆概率误差甚至只有9米[__LINK_ICON]。更关键的是它能直接整合到现有多管火箭系统里,对海岸线漫长的菲律宾来说,确实是款“性价比很高”的武器。但菲律宾真能靠这导弹获得安全感?恐怕未必。看看菲律宾之前的军购就知道,连F-16都买不起,最终选了韩国FA-50战机,本质上就是被“低价诱饵”吸引,这次买导弹大概率还是延续了这种被动选择。 背后的美国身影更是藏都藏不住。韩国与菲律宾的军事合作从来都不是“双边交易”,从美国私募收购苏比克造船厂再租给韩国企业,到计划建全球最大预置仓库,每一步都踩着美国的印太战略节奏。韩华卖导弹看似是自己开拓市场,实则是帮美国补全南海军事围堵的拼图——让菲律宾手握反舰导弹,就能在南海问题上更有底气牵制中国,美国坐收渔利,韩华则赚得盆满钵满。这种“借他人之手施压”的套路,美国在亚太用了不止一次。 最讽刺的是韩华的双重标准。一边在中国市场赚着28%的营收,拿着35亿美元的船舶订单,另一边却通过美国子公司给美军造濒海战斗舰,还明确拒绝转让同类技术给中国。被制裁后嘴上喊着“重视中韩经贸关系”,紧急启动沟通渠道求磋商,行动上却转头向菲律宾兜售武器,这种“一边求和一边递刀”的操作,只会让自己的信誉彻底破产。要知道,中方的制裁可是“穿透式管控”,连12家关联企业都被波及,通关时间从24小时延长到72小时,韩华的运营成本早已大幅飙升。 韩国的战略困境也在这波操作里暴露无遗。李在明政府收到制裁令当天就慌了神,把经济会议临时改成应对会议,延长了整整两小时,显然清楚对华合作的重要性。但为了维系美韩同盟,又不得不配合美国的地缘布局,这种“两头讨好”的想法终究是幻想。就像有分析指出的,韩国帮美国在菲律宾搭建军事支撑点,自己只赚点技术和供应链的小钱,却要承担与中国关系恶化的巨大风险,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韩华卖导弹的举动,本质上是用短期利益赌长期战略。可军事合作从来都是把双刃剑,菲律宾一旦把这些导弹部署在南海周边,只会加剧区域紧张。而韩华自己呢?如果继续抱着“助美反华”的心态,就算能从菲律宾赚点导弹钱,也补不上中国市场的巨额损失。毕竟制裁清单上的每一项限制,都精准打在韩华的产业链命门上,真要走到技术合作终止、订单违约的地步,可不是卖几枚导弹能挽回的。 这场看似简单的军售背后,藏着的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无奈与投机。但历史早就证明,靠押注单边阵营谋利的行为,最终只会引火烧身。韩华现在要做的,不是忙着给别人递武器,而是先想明白:到底是中国市场的稳定订单重要,还是美国阵营的短期甜头靠谱。
菲律宾连续3天侵闯黄岩岛,中方当着全球宣布一个大动作,马尼拉彻底安静了菲律宾
【21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