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使一号”吴石牺牲后, 周恩来立即下达命令, 做了这件事,1950年6月10号台北马场町刑场上,一声枪响,划破了台北的天空,眼前的一幕正是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从容就义。 临刑前,他高声朗诵了在狱中写下的绝笔诗句:“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枪声落定,马场町的风都带着寒意。和吴石一起倒下的,还有女共产党员朱枫、副官聂曦和陈宝仓将军。45岁的朱枫穿着常穿的小花旗袍,身中7弹前还在高喊“共产党万岁”;33岁的聂曦面带微笑,毫无惧色。而吴石,这位穿着西装赴死的中将,临终前那句诗里的“丹心”,藏着比生命更重的分量——那是对父亲的交代,更是对家国的承诺。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国民党的“参谋次长”,早就是我党埋在敌人心脏的尖刀。从保定军校到日本留学,他次次考第一,能文能武,却在抗战时亲眼见百姓颠沛、儿子夭折,又目睹国民党官员贪污腐败,彻底看清了这个政权的腐朽。1947年成为“密使一号”后,他冒死传递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让解放军精准找到渡江突破口,两天就解放了南京。毛泽东看到他送的《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时,都忍不住夸他“好能干” 。 赴台时吴石心里清楚风险,有人劝他留下,他却说“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他把大儿子留在大陆,带着妻小踏入虎穴,却没想到叛徒会给地下党致命一击。台湾工委负责人蔡孝乾被捕后叛变,供出千余人名单,特务从他记事本上看到“吴次长”三个字,本还无法锁定目标。可吴石为了帮朱枫撤离,冒险签发《特别通行证》,主动把自己推到了枪口前 。 被捕后,酷刑把他折磨得一只眼睛失明,浑身是伤,可特务搜遍他家,只找到四两金条——这点钱还是留给年幼子女的家底。连特务都忍不住动容,可蒋介石还是下了杀令。这就是国民党的逻辑:清廉的忠臣要杀,腐败的蛀虫却能逍遥。 吴石牺牲的消息传到北京,周恩来的心揪成了一团。他没有忘记这位潜伏英雄,一直记挂着给烈士正名。1973年,“文革”的阴霾还没散尽,周恩来力排众议,在毛泽东支持下,让国务院正式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这道迟到二十多年的命令,不是简单的荣誉认定,是给那些“陨后无名”的英雄一个交代,是告诉世人:祖国从不会忘记隐秘战线上的忠魂。 那些年,像吴石这样牺牲在台湾的地下党员有1100位。他们有的是小贩,有的是商人,有的是高官,却都抱着同一个信念。吴石在绝笔里告诉儿女“谨守清廉家风”,这家风里藏着的,正是中国人最珍贵的气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丹心赴死!周恩来追认“密使一号”吴石为烈士的幕后真相
繁华已落尽
2025-10-18 01:13:26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