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以色列传出新消息 2025年10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正式驳回了以色列

山顶揽风云 2025-10-19 00:07:32

快讯! 以色列传出新消息 2025年10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正式驳回了以色列的上诉请求,这意味着针对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前国防部长加兰特的逮捕令在法律程序上依然有效。 法院裁定以色列的上诉“缺乏法律依据”,这一裁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这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第一次与以色列交锋。2024年11月,法院以“反人类罪”和“战争罪”为由,对两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在2023年10月8日至2024年5月20日期间,涉嫌对加沙平民实施生存物资封锁和民用设施攻击。以色列当时直言谴责该裁决,声称其“反犹”并拒绝承认有效性。此次驳回上诉,进一步巩固了法院的立场。 关于管辖权争议,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巴勒斯坦2015年加入该条约后,法院对发生在其领土上的罪行拥有管辖权。尽管以色列并非缔约国,但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仍受国际法约束,这一法律依据在多次裁决中被反复强调。 事件进展显示,以色列今年5月曾申请撤销逮捕令,但被法院以“管辖权争议不影响执行效力”驳回。10月17日的上诉裁决再次确认,即使被告国未加入公约,只要犯罪行为发生在缔约国领土,法院仍可追责。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分化:美国明确表示不执行逮捕令,并以“滥用职权”为由制裁法院官员;欧盟则强调成员国应遵守裁决,荷兰、比利时等国已表态将配合执行。匈牙利虽在2025年4月启动退出程序,但在正式生效前仍需履行成员国义务。 对以色列而言,逮捕令虽在国内无强制力,但严重限制领导人出访。内塔尼亚胡2025年4月访匈时,匈牙利虽未采取行动,但随后加速退出ICC,凸显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此次事件也暴露国际刑事法院的执行困境——其裁决依赖成员国自愿配合,对非缔约国缺乏直接约束力。然而,法院坚持司法独立性,为追究严重国际罪行提供了重要法律参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山顶揽风云

山顶揽风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