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溘然长逝,最悲痛的当属翁帆。她28岁时嫁给先生,相伴先生走过了悠悠21载岁月,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悉数奉献给了丈夫。 如今先生离世,于翁帆而言,是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祈愿翁帆女士能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生的遗志,完成先生未竟的事业。 这位先生正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2025年10月18日,他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结束了与翁帆21年的相伴时光。 两人的缘分始于1995年的汕头大学,19岁的翁帆负责接待73岁的杨振宁与夫人杜致礼,彼时谁也未料日后的羁绊。 2003年杜致礼离世,翁帆致信慰问,2004年重逢后情愫渐生,这年12月,28岁的她与82岁的杨振宁登记结婚。 54岁的年龄差距瞬间引发舆论哗然,各种揣测纷至沓来,但两人在清华园“归根居”的生活始终平静安然。 杨振宁曾在访谈中直言,从不觉得翁帆是在牺牲,还坦诚表示希望自己离世后,翁帆可以再结婚。 翁帆则说这段婚姻让她进入“象牙塔中的象牙塔”,丈夫为她构筑了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 那些年的清华园里,常有两人散步读书的身影,公开场合中,翁帆总是耐心搀扶、轻声“翻译”,成为先生最稳的依靠。 为不影响杨振宁休息,她主动选择分房居住;先生因病昏迷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守护在侧,这份细心连杨振宁的女儿都为之动容。 她并非只做陪衬,协助整理学术资料、合著《晨曦集》,甚至以专业能力翻译亚运会歌曲,在陪伴中成就了自我。 杨振宁曾动情地称她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这八个字里,藏着21年相濡以沫的深情。 这位科学巨匠的一生堪称传奇,35岁与李政道获诺贝尔奖,创下论文发表到获奖的最快纪录。 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如今已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影响深远。 80多岁高龄时,他仍发表三十多篇SCI论文,参与建设六十多个顶级物理实验室,推进学科发展数十年。 2003年,81岁的他回到祖国,将住所命名“归根居”,写下《归根》一诗,诉说“故园使命重”的情怀。 他向清华捐献600万美元,奔走于高校间,凭借声望为祖国请回一批顶尖人才,施一公称他是“定海神针”。 他亲自为清华新生授课,推动中美教育交流,上千名中国学者因他得以赴美进修,后来多人成长为院士。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信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的人生坚守。 他曾说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觉得不如人的心理,这份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如今巨匠远行,翁帆的悲痛可想而知,但她21年的陪伴早已将先生的精神刻入心底。 那些整理好的学术手稿,那些清华园里的记忆,那些先生未竟的科研心愿,都是她前行的力量。 外界曾有过无数争议,可21年的悉心照料与相互成就,早已让流言在真情面前黯淡无光。 杨振宁说过,三四十年后,世人会觉得他们是一段非常好的罗曼史,这份自信源于两人的真挚。 翁帆的青春没有白费,她守护了一位科学巨匠的晚年,更见证了一份跨越岁月的深情。 相信她会带着先生的遗志,继续守护那些珍贵的学术遗产,让科学的光芒继续照耀后人。杨振宁,翁帆 杨振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著名科学家回国年龄及时间:1、钱学森,1955年回国,44岁2、杨振宁2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