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南防艾公布的一起案例,让无数人心里发凉。王女士和丈夫结婚多年,一直没要孩子,丈夫总说自己在吃“肝病药”。直到今年丈夫因开设赌场入狱,王女士去探监时才得知——这个和她同床共枕十年的男人,早在十年前就确诊了艾滋病,却从未透露过半分。更让人后怕的是,两人这些年从未采取过任何防护措施,王女士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最终选择起诉撤销婚姻,法院也支持了她的诉求。 这件事最扎心的,是“隐瞒”二字。艾滋病不是普通的病,它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一旦感染,终身无法治愈。王女士的丈夫明明知道自己有病,却用“肝病”当幌子,把妻子蒙在鼓里整整十年。哪怕他声称“一直治疗,没有传染性”,但医学上再低的概率,落到个人头上都是100%的风险。更何况,这种隐瞒本身就是对伴侣的极度不尊重——婚姻的基础是信任,而信任的前提是坦诚。如果连健康状况都要藏着掖着,这段关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定时炸弹。 类似的事不是孤例。重庆云阳县的阿芳更惨,她和丈夫结婚一年后才发现,对方早在2012年就确诊了艾滋,却用“形式婚姻”“不发生关系”当借口,直到阿芳偶然翻到药瓶才真相大白。法院判了撤销婚姻,还让男方赔了2万精神损失费,但阿芳为此患上了焦虑抑郁,钱能补回她被耽误的人生吗?更讽刺的是,有些隐瞒者还拿“婚检没查出来”当挡箭牌——可婚检机构只能告知患者本人,配偶的知情权被卡在隐私和安全的夹缝里,进退两难。 这些案例背后,藏着两个更扎心的现实。一是法律对“重大疾病”的界定虽然明确,但执行起来总差那么一口气。民法典规定,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另一方可以撤销婚姻,但“重大”的标准是什么?艾滋肯定算,可其他慢性病、传染病呢?二是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依然根深蒂固。很多人不是怕病,是怕被周围人指指点点,怕丢了工作,怕孩子被孤立。这种恐惧,反而让一些感染者选择隐瞒,结果却让更多无辜的人陷入风险。 说到底,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联结。隐瞒健康状况,就像在婚姻里埋了颗雷,不知道哪天会炸。我们当然希望每个感染者都能被温柔对待,但前提是他们得先对伴侣温柔——坦诚自己的病情,既是对对方的保护,也是对自己的救赎。毕竟,爱需要勇气,而婚姻需要的,是比勇气更重要的“真诚”。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结婚前,你发现伴侣隐瞒了重大疾病,你会选择原谅还是离开?或者你觉得,社会该怎么平衡感染者的隐私权和伴侣的知情权?来评论区聊聊吧,你的观点,可能帮到更多正在纠结的人。 (案例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十年枕边人,藏着致命秘密云南王姐这十年婚姻,简直像场惊悚片!老公李某天天吃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