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人不能接受的不是吴石的牺牲,而是他牺牲后,年幼的健成流落街头。难道吴石就没有

文史啊旺 2025-10-19 22:50:48

最让人不能接受的不是吴石的牺牲,而是他牺牲后,年幼的健成流落街头。难道吴石就没有想过,如果他暴露了,他的孩子们怎么办?他的夫人怎么办?他肯定想过。因为他在批评朱枫冒险传递情报时,就说过,如果你暴露了,就会连累你的家人。 朱枫是中共派来的交通员,1949年从香港冒险来台,负责联络。陈宝仓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情报处长,聂曦是吴石的副官,三人加上吴石,组成东海情报小组。吴石提供核心资料,他们负责传递。1949年10月和11月,吴石送出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还有金门、舟山群岛的兵力部署、人事番号,这些情报直接帮解放军调整金门战役方案,避免盲目进攻。传递方式严密,胶卷藏在烟盒里,公园长椅上交换,避开巡逻。吴石知道风险大,国民党情报机构毛人凤手下特务到处抓人,但他坚持单线联系,强调安全第一。 说起吴石批评朱枫冒险那事,得从情报传递说起。朱枫来台后,几次往返港台,带回确认单据。有一次,她为了赶时间,改道后巷接近吴石公馆,差点撞上宪兵哨卡。吴石拿到资料后,没表扬,反而严厉指出路径太险,暴露了全链条风险。最关键,他提到连累家人这点。朱枫当时辩解说任务紧迫,但吴石坚持原则,说暴露不只自己遭殃,整个小组断裂,留在大陆的亲属也会被株连。那话不是空谈,吴石自己家就四个孩子,长子吴韶成和长女吴兰成留在大陆求学,次女学成十六岁,幼子健成才六岁,全家都悬着。他平时教育子女时,也总叮嘱国民党垮台是必然,但得为家人留条后路。这次批评后,朱枫调整了方式,后续传递更谨慎,胶卷安全送到指定点。 吴石这么想家人,不是嘴上说说。他赴台前,时间紧急,长子女已成年,能自理,就留大陆掩护身份。带去台湾的学成和健成,本想等局势稳再接全家团聚。国民党退台后,岛上白色恐怖,特务抓人审讯,吴石加强警戒,书房加双锁,窗台放假花藏暗格。他和王碧奎商量过,如果暴露,王带孩子先撤到旧部家暂避。这些安排,显示他不是一味拼命,而是算计长远。情报小组运转几个月,吴石传递的资料价值巨大,帮解放军研判敌情,节省了无数代价。但国民党那边,蔡孝乾叛变,暴露了台工委,情报网崩盘。1950年2月28日,吴石在办公室被捕,敌人冲进公馆,砸书架搜文件。王碧奎两天前已遭带走,学成和健成被赶出门,姐弟俩拖小包裹流落街头。 吴石牺牲后,家人遭遇最惨。1950年3月1日凌晨,军车围公馆,士兵枪栓拉响,把姐弟推出去。学成十六岁,健成六岁,他们没地方去,钻桥洞避风,学成辍学,在街边捡旧鞋缝补擦拭,针扎破手指换几个铜板,买稀粥分给弟弟大半。健成夜里发烧,她用湿布敷额头,自己饿肚子。监视跟紧,邻居不敢帮,姐弟捡果皮果腹,瘦得不成样。吴石旧部冒险接济,塞米袋藏暗处,才勉强撑住。王碧奎关在新店监狱,遭审讯,关节炎犯了,双膝肿胀。1950年6月10日吴石枪毙马场町后两个月,她才释放,据说是陈诚动关系救的,她拄拐抱住学成,拐杖叩地断续。 出狱后,王碧奎行动不便,不能干重活,学成早早嫁人,分担家计,省吃俭用供健成读书。健成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全靠姐姐接济,课桌前埋头写字。日子苦,学成婚后操持家务,灶台生火手背熏黑。健成长大后,留学美国,成教师,但对父亲有埋怨,觉得他扔下幼子不管。吴石四个孩子,长子吴韶成留大陆,当过正厅级干部,写回忆录忆父亲最后日子;长女吴兰成成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享国务院特殊津贴;学成早婚后理解父亲,泪流满面;健成埋怨半生,后读懂密令。 国民党那边,抓捕行动狠辣,吴石案轰动海峡两岸,牵扯朱枫、陈宝仓、聂曦,全枪毙。朱枫吞金自尽被救,严刑下不招供;陈宝仓海军情报处长,冒险取一手资料;聂曦副官,外勤出色,牺牲时三十三岁。敌人从公馆只抄出黄金十两,没找到大证据,但株连家人,监视行踪,生活朝不保夕。如果没旧部搭救,王碧奎一家早饿死街头。

0 阅读:3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