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特朗普动用总统权力,要求美国政府赔偿自己2.3亿美元! 这事儿其实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特朗普早就把 “索赔” 玩成了自己的招牌技能。前阵子他刚跟 YouTube 闹完官司,人家平台直接掏了 2450 万美元和解,这钱他还特意划了 2200 万去翻新白宫宴会厅,剩下的给了其他原告。 更早之前,Meta 和 X 平台也被他拿捏了,一个赔 2500 万,一个给 1000 万,全是因为当年国会山骚乱后封了他账号这事儿。你看出来没,他早就摸透了这套玩法,先找个由头起诉,再借着自己的身份施压,最后总能捞到好处。 这次盯着政府要 2.3 亿,说白了就是摸清了 “柿子要挑软的捏” 的道理,而且手上还攥着所谓的 “理据”。他对外喊得最响的说法是,之前联邦调查局搜查海湖庄园那事儿,让他平白受了 “天大的委屈”。 2022 年那次搜查可不是小事,FBI 直接抄走三十多件标着 “绝密” 的文件,后来还给他安了 “故意留存机密信息” 的罪名。虽然这案子后来被法官驳回了,但特朗普可不干,非要说是政府 “滥用职权”,不光毁了他的名声,还让他花了几千万请律师打官司。 更关键的是,他这会儿正缺钱缺得上火。之前纽约那个财务欺诈案,法官一锤定音让他赔 4.54 亿美元,光利息每天就涨 11.2 万美元,再加上另一桩诽谤案的 8300 万赔偿,这两笔钱快把他逼到墙角了。 他那点资产大多是房地产,现金根本不够用,之前就有媒体猜他得卖房子或者贷款才能凑够钱。这时候向政府伸手要 2.3 亿,与其说是追讨损失,不如说是借着总统身份 “找补” 窟窿,毕竟政府可比那些企业好施压多了。 你真得佩服他玩权力的手腕,硬是把总统职权变成了索赔的 “敲门砖”。他可不是光喊口号,早就有过类似操作,之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被他扣上 “反犹主义” 的帽子,联邦政府直接冻结人家 5.84 亿拨款,逼着学校交 10 亿美元罚款,加州州长纽森骂他 “敲诈勒索” 都没用。 这次对付自己人更顺手,一边在 “真实社交” 上骂政府 “迫害”,一边让司法部的亲信暗中施压,明摆着就是 “不给钱就给你们找事”。 他还特意把索赔金额算得 “有理有据”,2.3 亿不是瞎喊的。里面既包括他自称的 1500 万律师费,还有所谓 “商业损失”,他说因为政府的调查,自己的酒店预订量跌了不少,品牌价值也受了影响。 更绝的是他还加了 “惩罚性赔偿”,说要让政府 “长记性”,别再随便找他麻烦。 这套路跟他起诉《华尔街日报》那回如出一辙,当时就因为一篇报道,他直接要 100 亿赔偿,理由也是 “名誉受损”。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事儿不光是为了钱,更是为了政治造势。他一直把自己塑造成 “对抗建制派” 的英雄,跟政府打官司正好能戳中支持者的嗨点。每次他喊着 “政府迫害我”,MAGA 阵营的人都跟着起哄,捐款和支持率说不定还能涨一波。就像他起诉媒体时说的,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 “所有美国人不再忍受虚假新闻”,这次跟政府索赔,估计也得包装成 “对抗强权” 的戏码。 当然,骂他的人也不少,法律专家早说了,这种索赔根本站不住脚,美国诽谤法里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本来就松,更别说政府行为有豁免权。 道琼斯公司之前硬刚他的样子还记得不?当时《华尔街日报》发文后,人家直接说 “报道严谨准确,会积极应诉”,根本不吃他那套。 这次政府里也有硬骨头,司法部不少人私下说不会妥协,要是真闹上法庭,指不定又是一场笑话。但特朗普根本不在乎输赢,他要的就是关注度,哪怕官司打个一两年,只要能一直占据头条,吸引支持者目光,这波就不亏。 你再想想他把 YouTube 赔偿款拿去翻新白宫宴会厅那事儿,就知道他多会玩这套了。明明是私人诉讼赚的钱,偏要往 “公家事” 上靠,既落下了 “修缮国家建筑” 的好名声,又满足了自己的面子。 这次要是真从政府手里拿到 2.3 亿,指不定又会搞出什么名堂,说不定会宣称要 “补贴选民” 或者 “振兴经济”,把钱花在能拉选票的地方。 现在这事儿还没个准信,但看特朗普这架势,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最近正忙着给 2024 大选造势,这时候跟政府闹这么一出,既能解决现金流问题,又能刷一波存在感,简直是 “一举两得”。只不过这吃相确实太难看,哪有总统逼着自己政府赔钱的?说穿了,这就是一场借着权力上演的 “索赔大戏”,至于最后能不能拿到钱,反而成了次要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特朗普这波操作又刷新了下限。以前只见过他告媒体、告企业,现在连自己人都不放过,还拿着总统权力当筹码。 这哪是 “索赔” 啊,分明是借着身份变相 “敛财”,也难怪外界骂他 “把白宫当成了生意场”。后续能不能拿到钱不好说,但这波热度他肯定是赚足了,毕竟能把政府告上法庭要 2.3 亿,也就他能干得出来。
美给荷兰撑腰了,警告中国!10月21日,彭博社报道,中国制裁韩华
【28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