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17仅需15分钟抹平冲绳基地,F-35还没起飞机场已成废墟!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23 16:37:07

美军的F-35,从冲绳起飞,20分钟就能抵达中国沿海,但中国的东风-17,从发射到命中冲绳基地,需要多久?答案是,更快!在美国的轰炸机抵达目标之前,它的机场,就已经不存在了。 美军宣扬的 F-35 “20 分钟抵达中国沿海”,本质上是掐掉了作战链条里最关键的 “准备环节”,就像宣传高铁速度时不算进站安检和候车时间,纯属断章取义的数字游戏。先不说 F-35 的飞行速度水分,单是从接到命令到真正升空,这套流程里的时间成本就能把所谓的 “快速打击” 优势稀释大半。 冲绳嘉手纳基地的 F-35 日常部署状态早有公开记录,2017 年美军首次在亚太实战部署该机型时,300 名维护人员围着 12 架战机转,每天最多也就出动 14 架次。 这背后是繁琐到磨人的准备流程:早班维护人员要提前检查发动机、航电系统,光是 F135 发动机的启动前自检就需要 15 分钟,紧接着是加油 ——F-35 满油状态下要加注近 9 吨燃油,就算用最快的加油车也得 20 分钟以上。 要是执行打击任务,还得挂弹,机翼下的空空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可不是随手挂上的,每枚弹药的电路连接、制导校准都得逐一核对,这套流程至少再添 30 分钟。 更别说飞行员还得参加任务简报,确认航线、目标和规避方案,算下来从接到警报到战机滑出停机坪,常规战备状态下至少要 40 分钟,要是遇上非值班时段,战机还在机库维护,那拖出来、通电、充氧的时间能再翻一倍。 就算忽略这些准备时间,F-35 的飞行速度也藏着猫腻。美军吹的 1.6 马赫是极限速度,而且得开加力燃烧室,这种状态下油耗会飙升,根本没法持续太久。 实际巡航时它只能维持 1.2 马赫的速度,换算下来每小时约 1470 公里,600 公里的距离飞下来就得 24 分钟以上。要是为了隐蔽性低空突防,速度还得降到 0.8 马赫左右,飞行时间直接拉长到 45 分钟。 更有意思的是美军自己的 “大象行走” 演习,2018 年 36 架 F-35 在理想状态下密集起飞,11 分钟才飞起来 35 架,还摔了 1 架,这还是提前彩排好的结果,真到战时,面对可能的电磁干扰和防空预警,起飞效率只会更低。 反观东风 - 17,完全是另一种作战逻辑。2017 年的两次试射早就给出了答案,1400 公里的距离从发射到命中只用了不到 11 分钟,算下来平均速度超过 10 马赫,600 公里的距离飞下来也就 4 分钟左右。 更关键的是它的发射准备时间,央视曝光的画面里,东风 - 17 的发射车能直接在公路上驶停即射,这种无依托发射模式省掉了传统导弹依赖的固定阵地和复杂保障,从接到发射命令到点火升空,整个流程能压缩到 10 分钟以内。 这意味着从东风 - 17 发射到炸弹落在嘉手纳基地的跑道上,全程可能还不到 15 分钟,而此时 F-35 大概率还在停机坪上等着维护人员挂弹加油。 而且东风 - 17 的精度根本不给对手补救的机会,试射中弹头落点距离目标只有几米,这种准头用来打机场跑道再合适不过 —— 只要炸出几个几米宽的弹坑,F-35 就没法起飞,就算有个别战机侥幸滑上跑道,也会被后续的子母弹头覆盖。 美军自己也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反复演练战机快速疏散,但嘉手纳基地就那么大,跑道就两条,真被东风 - 17 盯上,根本没地方躲。 说白了,美军的宣传就是把 F-35 当成了 “即插即用” 的武器,却故意不提背后庞大的维护体系和漫长的准备流程。而东风 - 17 就是为打破这种神话量身定做的,它不需要复杂的保障,不需要漫长的准备,接到命令就能打,打了就精准命中。 等 F-35 的飞行员终于坐进驾驶舱,扣上安全带准备起飞时,可能抬头就会看到天空中的导弹尾焰,而他们脚下的机场,早就成了一片废墟。这种速度上的代差,不是靠嘴吹就能弥补的,毕竟战场讲究的是真刀真枪的效率,不是宣传册上的漂亮数字。

0 阅读:89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