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我们不想再承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当我国举办奥运时,外媒疯狂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0-24 11:23:44

怪不得我们不想再承办奥运会!2008年8月12日报道,当我国举办奥运时,外媒疯狂抨击,挑三拣四,让国人身心受到巨大伤害!   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很多人当年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的真实写照,那年,北京为了举办奥运会,全民动员,从基础设施到城市空气,从志愿者培训到交通保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   鸟巢、水立方这些标志性场馆在当时引发全球关注,但也招来了西方媒体的连番挑刺,有媒体拿空气质量说事,质疑蓝天是不是“演出来的”;还有的聚焦火炬传递,在巴黎、伦敦、旧金山等地组织抗议,甚至不惜阻断传递路线,把原本象征和平的火炬变成了“争议焦点”。   更有甚者,把中国运动员的努力贬为“金牌机器”,完全无视他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和背后的汗水与泪水,那届奥运,中国付出了巨大成本,展现了空前的组织能力和国家动员力,但得到的却是质疑多于掌声、批评大过肯定,很多人就此埋下一句心声:下次,不想再办了,你觉得,中国有没有必要再申办奥运?   其实,那些年我们太想让世界“看见”了,把一场奥运会看作是一次“国际成人礼”,下了血本、拼了面子,但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它是一场带着滤镜的全球直播,而镜头背后的叙述权从来不在我们手上。   当我们用尽全力想交出一张满分答卷时,评分标准却被别人改了好几轮,哪怕再努力,也很难换来公平的掌声,媒体镜头里的中国,不是场馆灯光闪耀时的辉煌,而是被剪辑成“审查、污染、抗议”的符号。   我们本想通过这场盛会和世界打个照面,结果却成了话题靶子,有人说,这是国际环境复杂造成的,也有人觉得这是“成长的代价”,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那种“明明做得很好却被恶意否定”的感受,才是最难受的部分。   最扎心的不是被批评,而是你明知道他们不会说公道话,却还得硬着头皮去配合,这就像是你精心准备一桌年夜饭,结果客人进门只盯着你家地板没拖干净、盘子有没有摆歪,而更让人清醒的是,后来很多国家也相继“吃了亏”:巴西在里约花了上百亿美元,办完后场馆废弃,国家债务激增;东京为了延期付出更大代价,日本人对奥运的热情也被冲得七零八落;波士顿、慕尼黑的市民甚至投票直接否掉申办。   看得出来,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比赛,而更像是一场“声誉赌博”——代价沉重,回报却未必公平。   所以今天的中国,面对国际奥委会的多次邀请,态度反倒越来越淡定,不是不敢再办,也不是办不起,而是我们不再需要靠一场盛会来“证明自己”,世界怎么看我们,已经不靠谁的一篇报道或一场仪式定夺。   我们的实力、科技、话语权,早已扎根于现实,不再指望“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同,这才是真正的成熟:明知道风景再美,也不会为了被人看一眼而去扮演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北京奥运给我们带来了荣耀,也留下了疼痛,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是敢于说不的国家。   自信,不是靠舞台来搭建的,而是你已经有了不演也闪光的底气,你觉得,中国还应该再次申办奥运吗?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   参考资料:新华网——外媒:西方不该透过偏见多棱镜挑刺中国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率性而活

率性而活

2
2025-10-24 11:39

强烈支持 世界第三强国 印度 承办2036奥运会。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