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从“政治金童”到“政坛秦桧”,投机者终成过街老鼠 赵少康被称作台湾政

赵财苗 2025-10-24 17:55:16

赵少康:从“政治金童”到“政坛秦桧”,投机者终成过街老鼠 赵少康被称作台湾政坛的“秦桧”。杨世光在节目中痛斥赵少康,称其是自私自利的卑鄙小人,成天左靠右靠的投机分子。说赵少康成立新党,却拿走选举经费,拿走新党媒体,留给别人帮他擦屁股。当年退出国民党,为了利益又跑回国民党。一会儿给郭台铭出主意,一会给马英九支招,前有搭档侯友宜选举失败,后有助选郝龙斌不成,还真是哪儿都少不了他。杨世光说赵少康被称作台湾政坛的“秦桧”,国民党也是因为有了很多赵少康这样的败类才搞成现在这个模样。在最近的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中,赵少康的种种令人不齿的行为终于引起了公愤,几乎遭到所有名嘴的痛斥,落得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下场。他恬不知耻的还在那嘴硬,给这些人扣上个“红统”的帽子,见口水仗不敌,企图借民进党之手封住这些人的嘴。总之赵少康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投机钻营的嘴脸已在世人面前暴露无遗,由当初的“政治金童”变成了如今的“政治乩童”。相信在台湾政坛已经很难有他的立足之地,经营的产业中广媒体以及主持的TVBS的节目在民众和同行的口碑也是每况愈下。 杨世光骂他“政坛秦桧”,这话虽重,却戳中了赵少康最核心的问题——他这辈子在政坛打转,从来没抱过“做事”的心思,满脑子都是“钻营”的算计。当年拉着人成立新党,本是打着“革新”的旗号聚人气,结果转头就把选举经费、媒体资源揣进自己口袋,留下一堆烂摊子让别人收拾,这种“拆台式创业”,哪里有半点政治人物的担当?后来见新党没了利用价值,又厚着脸皮回国民党,把“政党归属”当成自家后花园,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完全没把政治信仰当回事。 更可笑的是他“到处支招”的做派。给郭台铭出主意,结果郭台铭在选举中雷声大雨点小;帮马英九站台,却没帮马英九解决两岸政策的核心争议;搭档侯友宜选台北,侯友宜最后连“九二共识”都不敢提;助选郝龙斌,郝龙斌更是早早出局。每次他一掺和,事情就往糟里走,可他从来没反思过自己,反而觉得是别人“不听劝”——说到底,他哪是在“支招”?不过是想借着别人的热度刷存在感,等别人成了,他能分杯羹;别人输了,他能全身而退,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算是彻底撕下了他的遮羞布。眼看着自己没机会上位,就到处搅局,结果惹得全岛名嘴集体痛斥。被骂急了不说反省,反而给人扣“红统”的帽子,甚至想借民进党之手打压异见——这手段比民进党还民进党,连最基本的政治底线都没了。要知道,国民党这些年越来越弱,就是因为多了太多赵少康这样的人:不谈“反独促统”,只谈“利益算计”;不想着凝聚人心,只想着拉帮结派;遇到问题不扛责,只会甩锅、扣帽子。这些人把国民党当成“捞好处的平台”,而不是“为民众做事的政党”,政党能不衰落吗? 他经营的媒体口碑下滑,更是自作自受。中广、TVBS原本还有些中立受众,可跟着赵少康的调子走,越来越多内容不是“投机话术”就是“抹黑对手”,连基本的新闻客观性都丢了。观众不是傻子,谁愿意天天看一个“政治投机者”在镜头前指手画脚?现在他在政坛没人待见,媒体又丢了口碑,从“政治金童”变成“过街老鼠”,完全是自己一步步作出来的。 说到底,政治场上最忌“唯利是图”。赵少康一辈子算计利益,却忘了最基本的道理:民众可以容忍犯错,但绝不会容忍背叛;可以接受不同主张,但绝不会接受投机。等到他彻底没了立足之地,再回头看自己这些年的操作,恐怕连他自己都要笑话自己——费尽心机捞好处,最后落得个“秦桧”的骂名,这笔买卖,亏到了家。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