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看中国这次如何反制荷兰,因为荷兰的行为,就跟明抢是一样的。而荷兰扎根在中国的大企业很多,单是我们熟悉的就有阿斯麦、飞利浦、壳牌、喜力、美素佳儿奶粉等等。 说起这事儿,得从荷兰政府那份部长令说起。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直接下手,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除中国大陆外的30个实体的资产,还把中方持有的99%股权托管起来,顺带停了中方高管的职务。这操作来得太突然,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荷兰人一口咬定公司有严重治理缺陷,会威胁到欧洲的经济安全和技术延续性。结果呢,这事儿一出,全球半导体圈子就炸锅了。安世不是小鱼小虾,它是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骨干企业,全球车规级芯片供应大户,每年出货量上亿颗,直接喂饱了比亚迪、蔚来这些电动车巨头,还有华为的5G基站也离不开它的二极管。中国市场占它48%的营收,东莞工厂扛起70%的产能,封装测试80%在中国完成。荷兰人这么一抢,等于是卡住了自己的脖子,因为没了中国的生产线和工人,他们手里的股权就是废纸一张。 这背后,美国的影子晃得人眼花。就在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刚抛出“穿透性规则”,要求盟国审查那些中国实体持股超50%的本地企业,尤其是半导体领域。荷兰一看,赶紧跟上,援引了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这是他们头一遭用这老古董来对付外资。经济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在给议会的信里直言,安世的管理层有问题,知识产权和技术可能外流,得强制干预一年,保持资产和人员现状不变。卡雷曼斯这人,2025年6月刚上任经济大臣,以前管青年和体育事务,作风务实但争议不断,这次决策明显优先了盟友压力,忽略了中荷经贸的现实。结果,荷兰车企和供应商立马叫苦,大众、宝马的电驱模块全靠安世的芯片,断供几周生产线就得停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发警报,说这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稳定。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10月4日,商务部就发布了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分包商从中国工厂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这招精准,掐住了荷兰总部的命门。安世的生产离不开氮化镓原料,中国供应全球95%,没了这个,生产线就是一堆铁疙瘩。荷兰总部从三班倒直接缩到单班,汉堡仓库两周内就清空了库存。安世中国也没闲着,10月19日发公开信,强调本地法人独立,有权拒绝外部非法指示,运营和员工薪资一切正常。说白了,荷兰抢的只是个空壳子,核心产能和市场还在中国手里。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10月16日点名批评,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违反契约精神,这话戳中了西方那套“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痛点。谁都知道,这原则他们喊了几百年,现在自己撕破脸,以后谁还敢放心投荷兰? 荷兰这些年在中国市场的盘子可不小,阿斯麦就是典型。中国大陆占它42%的光刻机出货量,第二季度还涨了15个百分点。阿斯麦嘴上跟着美国卡EUV,但深紫外系统52%卖给了中国,因为他们清楚,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替代,国产设备一上来,他们的门票就难进了。10月19日,国内企业砸200亿建12英寸高端模拟芯片线,这势头谁挡得住?更别提阿斯麦离不开稀土,光刻机里的永磁体全靠中国供应。现在中方升级稀土出口管制,新限五种关键金属,还要求企业提供最终用户证明,阿斯麦CEO公开承认,中国可能用稀土卡脖子,话里全是焦虑。飞利浦的医疗器械组装线在中国,壳牌在华有几千座加油站,贡献全球近20%的燃油销量,要是能源合作审批收紧,他们的损失不是闹着玩的。喜力啤酒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涨8倍多,全靠中国市场托底,消费者一转向,高端啤酒就卖不动了。美素佳儿奶粉上半年进口12万吨,中国是它最大海外市场,丢了这个,母公司营收得掉一大块。 荷兰政府抢安世的时候,就没算过这些账?现在欧洲车企集体施压,协会警告断供会波及整个汽车业。荷兰自己也慌了,10月17日卡雷曼斯急吼吼求谈判,态度转得飞快。10月19日,他在节目里说,中方误会了荷美联手,但文件一曝光,美方角色明摆着。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应约跟他通话,王文涛重申中荷合作重要性,但敦促荷方纠正错误,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卡雷曼斯承诺尽快会面化解僵局,但中方留了后手,安世中国已独立运营,薪资系统恢复,生产线继续转。韩国韩华集团前车之鉴摆在那,配合美国查中国造船,结果国内合作全停,美国子公司还挨制裁。荷兰要是不回头,阿斯麦的稀土供应和鹿特丹港的中欧贸易转运量都得变数大增。 这事儿本质上是中美科技战的外溢,荷兰夹在中间,当了马前卒,以为占便宜,结果把自己烤火上。中方反制从来不是乱来,而是有理有据,先礼后兵。商务部强调,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守住市场规则底线。这不光是为闻泰出气,更是给所有跟风的国家提个醒:中国利益碰不得,市场大门不是想进就进想抢就抢的。荷兰要是聪明,就赶紧撤销冻结令,把股权吐出来,不然等到中方动真格,疼的还是他们自己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