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8岁的马步芳对18岁的五姨太说:“把你妈妈和两个妹妹叫来伺候我!”五姨太瞪着马步芳,骂道:“你个没人性的家伙,禽兽不如!”马步芳大怒,一脚把她踹翻在地…… 1975 年沙特吉达医院的病房。 72 岁的马步芳躺在病床上,呼吸越来越微弱。 浑浊的眼里闪过 1961 年的画面:马月兰站在阳台,用阿拉伯语控诉。 他想抬手,却没力气,只能盯着天花板,满是不甘。 老仆在旁收拾东西,看着满箱金银,轻轻叹气。 1970 年沙特利雅得的华侨商会。 马步芳穿着华贵长袍,想加入商会,却被会长拒绝。 “您的事传遍华侨圈,没人敢跟您来往。” 会长语气坚决。 他攥紧手杖,脸色铁青,却只能转身离开。 街上的华侨看见他,纷纷绕着走,没人愿打招呼。 1960 年马月兰初到马步芳府邸的下午。 她跟着父亲马步隆走进客厅,看见满墙的字画。 马步芳让仆人端来点心,笑着说:“以后就在这住,别拘谨。” 她接过点心,手指却在发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晚,她被安排在二楼房间,窗外有卫兵站岗。 1961 年马月兰房间的深夜。 她坐在桌前,借着煤油灯的光学阿拉伯语。 课本是府里旧的,她在扉页写 “要活下去”。 想起白天马步芳说 “让你家人来住”,她就浑身发冷。 她知道,必须学好语言,才有机会求助。 1961 年马步芳书房的早晨。 他把翡翠烟嘴摔在桌上,对马月兰说:“下周让你妈来。” 马月兰低头,指甲掐进掌心:“我妈身体不好,怕适应不了。” “我说让来就来!” 马步芳拍桌,声音震得窗纸响。 马月兰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怒火,死死瞪着他。 “你个没人性的家伙,禽兽不如!” 她的声音又急又抖。 马步芳愣了愣,随即暴怒拍桌:“敢这么跟我说话!” 他起身一脚踹向马月兰,她踉跄倒地,手心擦破了皮。 她咬着牙没哭出声,只觉得浑身骨头都在疼。 回到房间,她锁上门,趴在床上,攥紧了拳头。 “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救妈妈和妹妹。” 她在心里默念。 1961 年马月兰藏求助信的清晨。 她把写好的信折成小块,塞进头发里,用发簪固定。 出门前,她对着镜子整理衣裳,装作若无其事。 守卫问她去哪,她笑着说:“去街上买针线。” 走到街角,她加快脚步,朝着参赞宋选铨家的方向走。 1961 年宋选铨家的客厅。 马月兰掏出求助信,手还在抖:“求您救救我妹妹。” 宋选铨展开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宋夫人端来水,轻声说:“你别怕,我们会帮你。” 他们让马月兰藏在里屋,还找了件旧衣裳给她换。 1961 年马步芳围堵宋家的下午。 他带着卫兵砸门,喊:“宋选铨,把人交出来!” 宋选铨站在门口,冷静地说:“你这样是违法的。” 邻居们围过来,有人用阿拉伯语议论:“怎么能这样?” 沙特居民越来越多,卫兵也不敢轻易动手。 1961 年宋家阳台的傍晚。 马月兰在宋夫人搀扶下站上去,手里举着求助信。 她用阿拉伯语大声说:“他强占我,还想害我家人!” 围观民众哗然,有人喊 “把他赶走”,还有人扔石头。 马步芳见状,赶紧让卫兵护着自己离开,狼狈不堪。 1961 年台湾报社的清晨。 编辑拿着马月兰的控诉信,对同事说:“这稿子必须发。” 报纸印出来,标题 “马步芳恶行曝光” 格外醒目。 蒋介石看到报纸,拍桌怒道:“丢尽脸面!” 当天,撤掉马步芳驻沙特大使的命令就发了出去。 1962 年马月兰在台湾的住处。 她找到份缝补的活,每天坐在窗前干活。 房东太太知道她的事,常送些蔬菜过来。 她把挣的钱攒起来,想以后找机会接家人来。 夜晚,她会翻看阿拉伯语课本,想起在沙特的日子。 如今,马月兰在台湾安度晚年。 她开了家小裁缝店,客人多是老街坊。 有人提起过去,她只是笑笑,不愿多谈。 逢年过节,她会去寺庙祈福,祝家人平安。 她用自己的方式,过着平静的生活,远离了过去的噩梦。 信息来源:《马步芳的“蛮劲”战术》——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