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取钱被卡“我儿是我儿”,这证明到底防谁呢? 10月23日山东,一位妈妈替未成年孩子取钱,手里攥着俩身份证、银行卡,密码也对得丝毫不差,结果银行工作人员一句话给她噎住了:“得要监护证明才行。”最后钱没取到,还落了一肚子疑惑——我证明我是孩子妈,到底要咋证明? 这事听着有点“离谱”,但细想也不是头一回见。你说身份证是国家发的“身份通行证”,密码是只有家人知道的“私密钥匙”,这俩加起来还不够?我猜银行这么做,大概率是怕担“责任风险” ,毕竟之前有过冒用亲属身份取钱的纠纷,现在干脆搞个“一刀切”,不管你证件多全,先拿监护证明来“兜底”。可这“兜底”却把正经办事的家长坑了,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带了钱和会员卡,收银员却让你证明“这钱是你的”,这不折腾人嘛? 再说了,真要有人想“钻空子”,伪造个监护证明也不是没可能,反而把普通老百姓的办事路堵死了。我觉得这事后续可能会有两种走向:要么银行悄悄调整规则,比如用户口本或者电子亲属关系证明替代;要么会有更多人遇到类似情况后吐槽,倒逼监管部门出来“捋一捋”这种“奇葩要求”。毕竟现在都讲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总不能让一张证明,把便民服务变成“烦民门槛”吧? 大家平时办事遇到过这种“没必要的证明”吗?你要是这位妈妈,会回头去开监护证明,还是直接换家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