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国力其实已经支持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

史记越玉门 2025-10-26 17:18:51

俄罗斯的国力其实已经支持不住如此广袤的国土面积了,它现在就是在硬撑,苏联时期可以通过强大的国力确保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正常运转。但是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经无力经营远东地区了,只不过它仍然不愿意承认这个现实。   远东联邦管区占俄罗斯国土的36.4%,人口却只有620万到630万,人口密度还不到1人每平方公里,苏联解体时这里还有810万人口,这么多年下来流失率已经超过20%。   即便2024年出现了少量人口流入,也改变不了年轻人持续向西部核心城市迁移的大趋势,北部像萨哈共和国这样的区域,人口密度仅0.3人每平方公里,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根本无从解决。   没有足够的人力,基础设施维护、资源开发和民生保障都成了空谈,这片广袤的土地只能陷入“人越少越难发展,越难发展人越少”的恶性循环。   经济结构单一和基建老化更是把这种困境放大到了极致。远东经济高度依赖矿产、煤炭等资源出口,高技术产业几乎是空白,10年间煤炭和黄金开采量增长了近1.7倍,可这些资源的开采和运输全靠老旧的基础设施撑着。   作为命脉的西伯利亚铁路,平均时速才50多公里,承担着全国80%的陆路货运量,却早已设施老化。   普京虽然宣布了2.4万亿卢布的扩建计划,要到2028年完成改造,但俄罗斯全国人口连年下降,2023年常住人口已经跌到14382.61万人,经济增长乏力,这么庞大的资金投入对财政来说无疑是巨大负担。   更麻烦的是西方制裁让远东的设备更新难上加难,金刚石开采设备磨损率达41%,林业综合体设备陈旧率更是高达56%,欧美停止提供高新技术和设备,国产替代又跟不上,很多开采项目只能勉强维持。   从战略角度看,远东是俄罗斯“向东看”政策的关键支点,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明确说这里是21世纪国家优先事项,目标是让地区发展超越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欧亚大陆合作新枢纽。   可战略价值再高,也架不住高昂的经营成本。过去10年远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倍,固定资产投资达20万亿卢布。   看似亮眼的成绩背后,是大量资源向少数地区集中,雅库特、阿穆尔州和萨哈林州三个地区的投资就占了总投资的55%,大部分区域还是处于发展停滞状态。   西方制裁切断了廉价外资渠道,金融机构停止贷款,跨国企业撤出,让本就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所谓的“未来型经济”和高科技产业布局,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规划层面。   俄罗斯对远东的坚持,本质上是大国尊严与现实国力的失衡。苏联时期的辉煌让俄罗斯对远东有着难以割舍的战略执念,可如今的经济实力和人口基数,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宏大的开发蓝图。   那些优惠政策和开发区制度,能吸引的投资和人才终究有限,短期的政策刺激解决不了人口流失、设备老化、产业单一的结构性问题。   远东的发展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稳定的劳动力供给和开放的国际合作环境,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俄罗斯难以同时满足的。   如果不能正视国力与国土治理的匹配度,继续硬撑下去,只会让远东的发展缺口越来越大,最终拖垮整个国家的发展节奏。   大国的底气从来不是靠领土面积撑起来的,而是对疆域的有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俄罗斯的困境给所有大国提了个醒,国土广袤是优势,但只有当国力能与之匹配时,这份优势才能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大家觉得俄罗斯未来能找到平衡国力与远东开发的有效路径吗?

0 阅读:33
史记越玉门

史记越玉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