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大科学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项目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预计2025年四季度正式开工,2027年二季度完工交付。这座被称为"观天神器"的高塔,将以410米主体高度刷新国内气象观测设施纪录,成为集科学探测、科普教育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项目由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导推进,中国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与吉林安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标,总投资约6691万元。其选址明确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北至滁河干渠南路、南邻大气路(暂定名),处于科学院北路与谭岗路之间,总地块面积约416亩,其中一期建设用地44亩 ,较此前信息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归属与整体规划范围。 在设计与建设标准上,该塔采用独特的钢结构拉线塔形式,以中心高柔杆身为核心,四周分层设置拉索,既保障结构稳定性,又赋予建筑现代美感。塔身充分考虑风荷载与地震作用,可在极端天气下稳定运行,搭配400米高的载人载物电梯与塔面升降平台,为科研作业与设备维护提供便利。除主塔外,项目还配套建设33米气象测杆、10米高模拟训练塔,后者将开放观测仪器模拟操作,兼具培训与科普功能 。 作为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观测设施,塔体搭载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与多套高精度传感器,可实现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垂直连续监测,同时精准捕捉臭氧、PM2.5、温室气体等污染物的高空分布规律 。实时采集的数据将直连处理中心,为大气边界层结构研究、污染扩散分析及灾害天气预警提供关键支撑,助力合肥2025年实现综合气象观测实力进入"国家一队"的目标。 不同于传统单一功能气象设施,该项目通过景观设计与灯光亮化,实现科学装置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建成后,其400米高的观测平台不仅将成为国内气象梯度观测的制高点,更将作为科普基地向公众开放,让市民直观感受大气科学魅力,成为展现合肥"创新之城"特质的新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