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一波又稳了!安世中国已正式向欧洲客户发出通知,宣布恢复芯片供应,不过此次供货重启附带三项关键调整,直接让欧洲客户没得挑。 想继续拿安世的芯片?先重新签专属供应协议,以前的合作条款全部作废;再把结算货币换了,往后所有交易都得用人民币;最后还得接受出货安排——国内订单需求暴增要优先保障,欧洲的供货量和交货周期,得跟着国内需求动态调整。 之前荷兰跟着美国搞限制,想通过接管股权、换管理层卡芯片供应,结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欧洲制造业早就离不开安世的芯片了,86%的龙头企业、近半数车企还有九成机械厂商,从汽车到工业设备,每台设备里都得用安世的功率芯片,简直是刚需中的刚需。 才断供一个月,欧洲车企就扛不住了。宝马单月损失超10亿欧元,大众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三周,16家车企联名警告再断供就停产,之前喊着“管控有效”的德国官员,连自家工厂的停工潮都遮不住。那些依赖安世芯片的机械厂商更惨,订单排到明年,却因为缺芯片没法开工,只能眼睁睁看着损失扩大。 欧洲急着要芯片,可主动权早就攥在中方手里了。人民币结算这一条,直接绕开了欧洲的金融管控,资金流完全由中方把控,他们想通过货币渠道施压都没门。重新签协议更不用说,等于合作规则全按中方来,之前欧洲想附加的各种条件,现在连提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出货量调整,那更是实打实的底气。国内市场这会儿订单涨疯了,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暴增,安世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涨了14%,汽车业务飙了26%,优先保自家供应天经地义。欧洲客户能拿到多少货、什么时候交货,全看国内订单的余裕,说白了就是“我们供完自己,有剩的再给你”。 荷兰那边估计悔得不行,当初抢控制权时多硬气,现在就多被动。他们手里的“股权”就是个空壳,安世中国早就把ERP系统、结算渠道全换成国产的,供应链也实现了本土闭环,东莞工厂的交付率早恢复到95%以上,根本不受他们影响。想干预产能?摸不着边;想拦人民币结算?管不着。 这波操作哪儿是恢复供应,分明是中方在重新定规矩。欧洲喊了半天“去风险”,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标榜“市场经济”,转头就用政治手段抢企业,最后还得乖乖按中方的条件来拿芯片。安世现在全球芯片排名第三,车规级份额占12%,中国市场占比快一半,早就不是当年那个看别人脸色的企业了。 说到底,这波稳操作全靠硬实力撑着。从收购安世到完善供应链,再到培育国内大市场,中方一步步把主动权攥在手里。欧洲以为靠政治施压能拿捏产业链,没想到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最后只能接受中方的所有调整。 这不仅是芯片供应的重启,更是全球产业链话语权的一次悄悄转移,中方这波,确实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