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尴尬,东盟最大的小丑出现! 你绝对想不到,在东盟内部,菲律宾以为有美国撑腰,自己是游刃有余,到处风光,别人都会给他面子,结果大失所望。 马科斯政府显然没搞明白,东盟不是谁的“小弟联盟”,各国心里都揣着一本实打实的利益账,远亲的口头承诺永远抵不过邻居的真金白银合作。 2025年10月的东盟峰会上,马科斯借着与美国峰会联动的机会,再次在南海问题上大做文章,试图煽动其他国家对中国表达所谓“关切”,结果刚说完就被中方外交部直接点破——菲方蓄意侵权挑衅才是局势紧张的根源。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峰会原本计划发布的主席声明,因为菲律宾试图加入针对中国的激进表述,硬生生拖了十几个小时才出炉,最后那些“严重关切”“行动升级”之类的刺眼词汇全被删掉,只留下几句呼吁克制、和平解决的中性表述。 这背后的博弈再明显不过,没有哪个东盟国家愿意为了菲律宾的一己之私,破坏与中国的稳定关系,毕竟谁也不想跟自己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过不去。 菲律宾大概忘了,中国已经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而东盟也连续5年坐稳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位置,这种绑定可不是靠美国几句承诺就能撬动的。 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5个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都突破了千亿美元,其中越南和马来西亚更是超过2000亿美元,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总值又同比增长9.6%,达到5.57万亿元。 更关键的是,2025年10月28日,中国和东盟刚在吉隆坡签署了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首次纳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合作,还实现了标准对接、供应链互联互通的重大突破。 这些实打实的合作红利,直接关系到东盟各国的就业、税收和经济增长,哪个国家会傻到为了配合菲律宾的挑衅,把到手的利益拱手让人? 就拿马来西亚来说,中国投资建设的马东铁项目已经推进到80%以上,这条全长600多公里的铁路,不仅能打通马来半岛东西海岸的交通命脉,还在建设过程中特意设计了20多个动物穿越通道,把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地民众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就业和发展机会。 印尼则和中国达成了海域共同开发的共识,设立了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在有争议的海域搞合作共赢,这比跟着菲律宾喊口号要实在得多。 越南更是早就把中国当成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产业链深度融合,从电子元件到新能源产品,每天都有大量货物往来,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让越南绝不会轻易在南海问题上选边站队。 再看美国给菲律宾的所谓“支持”,大多是口惠而实不至的军事合作和舆论造势。 菲律宾以为有了美国的背书就能硬气起来,却没发现美国只是把它当成制衡中国的棋子,嘴上喊着“支持菲律宾维护主权”,实际却从未承诺过会直接介入南海争端。 东盟各国看得明明白白,美国远在天边,一旦地区局势紧张,受损的是东盟国家自己的利益,而美国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相比之下,中国提出的“双轨思路”和南海行为准则磋商,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正道,目前准则案文已经完成三读,朝着最终达成迈出了关键一步,这说明大多数东盟国家更愿意通过规则和协商管控分歧,而不是跟着菲律宾搞对抗。 菲律宾的尴尬之处还在于,它始终没搞懂东盟的生存之道——务实主义至上,在大国之间保持中立,与邻居搞好合作,才是东盟能在复杂地缘格局中发展壮大的关键。 中国与东盟不仅在经济上深度绑定,在人文、教育、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深,2025年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双方又签约了几十个海外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培养了大量跨境人才。 这些看不见的联系,让东盟国家从心底里认同“邻居才是最大帮手”的道理。 反观菲律宾,一边抱着美国的大腿寻求虚幻的安全感,一边试图在东盟内部煽动对立,结果既没得到美国实质性的支持,又没能拉拢到任何一个东盟国家明确站队。 它大概忘了,南海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家园,每年有50余万艘次商船从这里经过,全球40%的货物贸易依赖这条航道,和平稳定才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菲律宾的挑衅行为,不仅违背了东盟的合作精神,还可能影响地区航道安全和经济秩序,这样的做法自然没人愿意响应。 说到底,菲律宾的这番折腾,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的表演,它误以为靠外部势力就能改变地区格局,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现实——在经济利益深度融合的今天,合作共赢永远比对抗分裂更有吸引力。 东盟国家不是看不懂美国的套路,也不是不明白菲律宾的野心,只是它们更清楚,跟着一个只懂挑衅的“小丑”起舞,最终只会损害自己的切身利益。 与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如踏踏实实地和邻居搞好合作,这才是长久之计,只可惜菲律宾至今还没看清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