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避重就轻的道歉后,不仅没有平息风波,反而愈演愈烈了,涉及到了一个无法再回避的问题:所谓的“帮扶弱者”,到底要怎么帮? 反对郑智化的人认为,只要用最高效的方法帮了就行了。比如这次事件,工作人员积极地搀扶搬腿,效果就很好。 但是支持郑智化的人的意思是,这远远不够,必须专门为残疾人建配套设施,保证郑智化能自己坐到座位上才行。 问题的关键就是,第二种方案的成本太高了! 残疾人本就是少数,有些类型的残疾人坐不了飞机。能坐飞机的又分为很多类型,不同类型的残疾人需要的配套设施差异很大,比如郑智化这样能拄拐的腿部残疾,和盲人,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就完全不同。 为每一种类的残疾人都配套足够的设施,成本将会高出天际,而使用率却极低,导致高额成本会分摊给正常人,加重正常人的生活负担,最终拖累整个社会得运转。这就是典型的表面善良,实际憋着坏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