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这是朱枫烈士的上线,万景光夫妇在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的一张合影。 照片里,万景光相貌堂堂,夫人冯修蕙貌美端庄,怀里还抱着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很难想象,这对抱着孩子的年轻夫妻,竟是1946年受中共上海局委派、前往香港建立隐蔽战线的"情报中转站"的关键人物。1947年他们在香港开的"荣记行",表面是商行,实则是中共中央上海局香港联络站——吴石将军从台湾传回的重要情报,朱枫等联络员冒险送来的消息,都得经过这里中转。 想想这对年轻夫妇的日常,表面上经营商行,应付着柴米油盐,怀里娃娃的哭声可能就掩盖了密电的滴答声。他们每天都在演戏,演给自己邻居看,演给往来客商看,甚至可能演给自己的孩子看。这种双面人生太煎熬了,白天要像个真正的商人那样精打细算,晚上却要处理随时可能送命的情报。 这张温馨的全家福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紧张时刻。娃娃在照片里天真无邪地笑着,哪知道自己的父母正身处险境。万景光夫妇选择这条道路时,肯定清楚一旦暴露,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连怀里的孩子都会受到牵连。这种牺牲实在太沉重了。 "荣记行"这个联络站运作得确实出色,可咱们也得想想,把联络站设在一家子人居住的地方,是不是太冒险了?孩子的一声啼哭,邻居的一次串门,都可能让整个情报网崩塌。这种安排虽然体现了革命者的奉献精神,却也暴露了当时地下工作条件的艰苦和无奈。 这对夫妻的故事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历史总是更记住那些冲锋在前的战士,却容易忽略万景光夫妇这样的幕后英雄?他们就像人体内的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却维系着整个组织的生命力。没有他们默默无闻的传递与中转,再重要的情报也只能石沉大海。 回过头看这张照片,最打动人的不是他们的英雄气概,恰恰是那种普通人的特质。他们本可以过着安稳的生活,却选择了一条荆棘密布的路。这种在平凡中见伟大的选择,比任何轰轰烈烈的壮举都更值得铭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