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也不藏不掖了!原来收取船舶所谓“靠港费”是美方长期战略。卢比奥日前在接受美媒采访时,就美方针对中国建造的船舶和中国公司运营的船舶征收所谓“靠港费”作出了注解。 2025 年 1 月那会,53 岁的古巴裔政客卢比奥在参议院拿了 99 票全票支持,成了美国第 72 任国务卿,还是特朗普新政府第一个敲定的内阁高官。这人可不简单,从佛州众议院议长一路爬到国务卿的位置,本来就是个出了名的保守派,之前因为涉疆涉港的那些破事,早就被咱们中国制裁过了。上任前特朗普还一个劲夸他,说他是 “不会向对手屈服的斗士”,现在看来,这 “斗士” 的矛头,从一开始就对准了中国。 刚坐稳国务卿的位置三个月,卢比奥就搞了个大动作。4 月底的时候,他突然宣布国务院要 “瘦身”,一口气砍掉了华盛顿总部 700 个工作岗位,还合并撤销了 132 个办公室,连那些管女性权益、多元化的机构都没放过。他对外说得好听,说是要破除官僚主义,让国务院 “迈入 21 世纪”,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咋回事 —— 这分明是在为 “美国优先” 腾资源,把钱和人手都凑到一块,好集中火力搞针对中国的打压。 果不其然,刚把国务院折腾完没几天,卢比奥就不藏着掖着了。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他直言不讳地说,美方要对中国船舶收 “靠港费” 的政策,根本不是临时起意。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计划,从 2025 年 10 月 14 日开始,只要是中国造的船、中国公司运营的船,或者挂着中国国旗的船,停靠美国港口都得额外交钱,最高一艘船要交 150 万美元。 美方给的理由听着挺唬人,说中国造船业是靠 “不公平做法” 才抢了美国的风头。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中国造船业这十多年来,不管是造好的船数量,还是新接到的订单数量,一直稳坐世界第一的位置,靠的是啥?还不是咱们有完整的产业链 —— 从造船的钢板到发动机,咱们自己都能搞定,不用求别人;再加上技术不断突破,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新机会。 反观美国呢?商业造船的排名从 1975 年的世界第一,跌到现在的第十九,一年连 5 艘船都造不出来。而中国同期能造 1700 多艘,2024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更是美国的 232 倍。这差距都快差出一个量级了,哪是 “不公平” 能解释的?说白了,就是自己没本事,造不出好船、造不快船,眼睁睁看着中国赶上来了,心里不平衡,就找个借口欺负人。 更荒唐的是,这笔 “靠港费” 最后得由美国老百姓自己买单。世界航运理事会早就算过一笔账,这笔费用会让每个集装箱的成本涨 600 到 800 美元,这么一来,美国消费者每年得多掏 300 亿美元出来。 美国港务局协会主席都提醒过,加收费用可能让美国大型港口堵得水泄不通,中小型港口甚至可能直接倒闭,到时候通胀更高、失业更多,贸易赤字也得往上走。摩根士丹利还预测,要是每个集装箱运费超过 1000 美元,美国核心通胀率就得上升 0.2 个百分点。这哪是打压中国,分明是给自己的通胀火上浇油。 要知道,全球一半的商用货船都是中国制造的,想把中国船舶挤出市场根本不现实。美国自己的造船业早就不行了,近十年几乎没造过什么大型商船,平时全靠租船、买船过日子。而且美国还是全球第四大船东国,手里握着 1164.47 亿美元的航运资产,不少船看着挂着利比里亚、马绍尔群岛的国旗,背后其实是美国资本在操控,光华尔街资本就持有美国船队资产的 40%。 摩根大通、花旗银行这些巨头,在全球海事租赁市场都是排得上号的。这么折腾下去,最后只会扰乱全球供应链,让美国自己吃苦头。 美方这手还没等落地,中方的反制就来了,而且是跟他们同一天动手。2025 年 10 月,中国交通运输部宣布,从 10 月 14 日起,对美籍船舶、美国造的船或者美国运营的船,收取 “特别港务费”,收费标准还会逐年提高,到 2028 年每净吨要收 1120 元人民币。就拿一艘 10 万吨的美国货船来说,到 2028 年停靠一次中国港口,就得交 1 亿多人民币。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你敢搞歧视性收费,我就有正当的反制手段。 更有意思的是,中方的政策里藏着不少 “巧劲”。咱们明确说了,有两类船可以豁免收费:一类是中国建造的船,哪怕是美国公司运营的也不用交;另一类是空载进入中国船厂维修的船。这可不是什么政策漏洞,分明是精准设计的。 你想啊,全球船东一看就明白了:要么买美国船,一年多交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费用;要么买中国船,一分钱不用交,还能来中国修船加油,多划算?这等于是给全球航运企业指了条明路,自然而然就会把订单往中国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