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漫聊小知识 2025-10-31 17:49:23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12月1日起实施的稀土出口新规,压根不是简单的贸易限制,这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博弈里憋了好久的硬招,每一条都精准戳中了荷兰乃至背后势力的软肋。 好多中老年人可能不清楚稀土是啥,说白了这东西就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看着用量不大,但少了它啥高端玩意儿都造不出来。 就拿荷兰最宝贝的光刻机来说,别以为那是他们纯自主研发的高科技,里面藏着的关键零件全靠咱们的稀土撑着。 ASML的EUV光刻机单台就得用50多公斤稀土,比如那个转起来精度比发丝还细的磁铁,核心就是稀土做的钕铁硼材料,还有磨芯片用的抛光液,主要成分就是稀土铈。 以前咱们敞开供应,觉得做生意得讲规矩,可人家转头就跟着美国卡咱们脖子,不让高端光刻机卖给中国,这不是欺负人吗? 这次新规里“含中国来源稀土≥0.1%就得申请许可”的规定,看着宽松其实狠得很。 要知道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不管这光刻机是在荷兰造的,还是经第三国中转,只要里面的稀土源头是中国,就得听咱们的规矩。 这招绝就绝在堵死了所有钻空子的路,想靠换个产地、绕个运输路线就躲开管控?门儿都没有。荷兰那些企业现在肯定慌了,ASML的库存稀土撑死也就两个月,要是咱们审批慢一点,他们的光刻机生产线就得停摆,每月少造十几台机器,一年损失几十亿欧元,这账他们比谁都算得清。 再说说14纳米芯片设备的逐案审批,这更是对着他们的痛处打。现在全球能造高端芯片的,谁离得开14纳米及以上的设备?荷兰在这领域握着不少技术,但这些设备的生产材料照样缺不了稀土。 台积电去年一年就用掉6000吨稀土,96%都是从中国买的,现在他们美国工厂的稀土快断供了,找遍全世界都没替代的,急得喊“大家都得完”,这话一点不夸张。 咱们搞逐案审批,不是不让卖,是要管清楚这些材料最终给谁用、做什么,要是拿去帮着美国卡中国芯片的脖子,那肯定通不过;要是正经做生意,按规矩报备就行,这叫有理有节,主动权全在咱们手里。 更关键的是,这事儿背后藏着荷兰自己的糊涂账,他们一边让ASML赚着中国市场42%的营收,一边又听美国的话限制对华出口高端设备,甚至还冻结了中国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资产,说是为了“国家安全”。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又想赚咱们的钱,又想卡咱们的脖子。现在咱们亮明态度:想拿稀土造设备,可以;想拿这些设备反过来对付中国,没门。欧盟现在急得跳脚,德国车企更是天天催,因为安世的芯片一断供,宝马、大众的生产线就得停摆,这就是他们自己酿的苦果。 咱们搞稀土管控,还有个更深的考虑:倒逼产业链话语权回归。 以前全球产业链总觉得中国只配提供原材料,现在大家看清了,没有中国的关键材料,再高端的技术也落不了地。 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已经量产了,成本才是进口的七分之一,上半年交付量翻了倍,ASML的市场份额都从85%跌到52%了。 这说明咱们不是只能被动挨打,而是有能力自己搞研发、建产业链,现在管控稀土,就是告诉全世界:产业链的游戏规则得大家一起定,不能任由美国说了算。 可能还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咱们自己?完全不用怕。 咱们早就建了稀土回收体系,现在全球60%的稀土回收量都在中国,回收率能到95%,电动车电机、电子垃圾里的稀土都能变废为宝,到2028年回收的稀土差不多能满足35%的需求。 咱们自己的稀土永磁企业,像北方稀土、中国稀土,市值都几百亿上千亿,技术和产能都过硬,国内需求完全能保障。 反观荷兰,要是真断了稀土供应,他们的光刻机产业就得停摆,损失可比咱们大得多。 说到底,这次稀土管控升级,就是中国在产业链博弈中亮出的底线。以前咱们总想着以和为贵,可换来的是一次次技术封锁。 现在咱们拿出自己的优势资源说话,不是要搞霸权,而是要争个公平,你尊重我的发展权,咱们就好好做生意;你要是跟着别人卡我的脖子,那我就得让你尝尝缺“维生素”的滋味。 荷兰现在已经开始找咱们谈了,欧盟也急着要开会解决,这说明咱们的招管用了。 往后看,这场博弈还得持续一阵子,但咱们的底气足得很。 手里有稀土这张王牌,有不断突破的国产技术,还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最后还得回到谈判桌前跟咱们讲道理。 这不是吹牛皮,是实打实的实力摆在这儿——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规则的国家了,现在轮到咱们定规矩、护利益了。

0 阅读:87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