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变脸大豆战,中国一招反制让美国农民急跳脚!

冷紫叶 2025-11-04 11:49:56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耐。刚签完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你老美不讲信用,中国人民也一样。只有是真心真意,才会迎来真朋友。谎话连篇没诚意,实际情况骗自己。 2018年3月,特朗普突然签署个总统备忘录,说要对中国商品加征大规模关税,直接挑起了贸易摩擦,当时大豆作为中美贸易里的重头戏,很快就成了博弈的焦点。 本来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2017年光进口额就有126亿美元,比欧盟和墨西哥加起来还多两倍,结果美方刚跟中方谈好采购意向,转头就在7月和8月分两批对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完全没把之前的共识当回事。 中国这边可没惯着这种毛病,本来都跟美国豆农那边谈好了订单,一看美方说话不算数,当即就调整了采购计划。2018年那一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直接从之前的3285万吨跌到1644万吨,腰斩都不止。 特朗普后来还在社交媒体上用大写字母喊话,逼着中国买4倍的美国大豆,这霸道劲儿谁看了都气不打一处来,可中方压根不吃这一套,你不讲规矩,那咱就换个靠谱的合作对象。 紧接着巴西就成了中国大豆进口的主力,之前巴西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就45%左右,美方这么一折腾,直接让巴西的份额飙升到70%。 美国豆农这下可遭了殃,地里的大豆熟了没人收,收了也卖不出去,化肥和农机的价格还因为关税涨了一大截,上半年农场破产的数量创了四年新高,不少农民急得在田埂上打转。 特朗普政府见状想甩钱了事,说要拿150亿美元补贴农民,结果雷声大雨点小,按规定最多只能发3.5亿美元,对450亿美元的农业损失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更讽刺的是,这补贴还引发了其他行业的不满,威斯康辛州有家啤酒厂,因为关税成本涨了40%,被迫裁了20个人,老板直接炮轰政府这是“政治操作”,凭啥只救农民不救他们,蒸馏酒、罐头制造这些行业也跟着抗议,觉得政府在贸易战里“挑赢家”,根本不公平。 可就算补贴能到位,美国豆农心里也清楚,他们要的是稳定的市场,不是救急的钞票,伊利诺伊大豆协会的人就直言,失去中国这个可靠买家,可不是补点钱就能挽回的。 特朗普政府的变脸戏码还不止这一出,2020年1月中美好不容易签了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大家都以为能喘口气了,结果美方转头又在9月把23家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清单,10月还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 这种“边谈边打”的套路,把谈判进程拖得断断续续,也让全球市场跟着心慌,中国这边的应对从来都是对等的,你加征关税,咱就对美国商品收同样的税;你限制企业,咱就暂停相应采购,一步步都踩在点子上,绝不被动挨打。 到了后来的吉隆坡经贸磋商,美方的措辞终于有了点变化,第一次提了“平等、尊重”,跟之前那种“从实力地位出发”的傲慢劲儿完全不一样。这可不是美方突然想通了要讲信用,实在是现实压力扛不住了。 美国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一点没减,特朗普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更别说中国在稀土、新能源这些领域的实力越来越强,美方的打压根本没达到预期,反而倒逼中国加快了自主研发的脚步。 有意思的是,即便美方搞了这么多“脱钩断链”的操作,中美贸易额还是没掉下来,2024年的数据显示,双边贸易额还保持在6500亿美元以上。 这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太强,想彻底分开根本不现实,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早就预警过,要是中美贸易紧张升级,全球GDP长期损失可能高达7%。美方那些谎话连篇的操作,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市场,最后只会让自己陷入更被动的境地。 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后来分析得挺实在,中国一旦认定某个供应商不可靠,转向其他渠道后就很难再回头。巴西取代美国成为中国大豆主要来源地后,双方的合作越来越稳,这些转变可不是一夜之间能逆转的。这就是不讲信用的代价,丢了市场不说,还把自己的国际信誉败光了。 说到底,国家之间打交道跟做人一个道理,真心换真心才换得来真朋友,特朗普政府总想着靠戏耍和施压占便宜,结果呢?大豆卖不出去,农民怨声载道,国内行业一片哀嚎,最后只能自己扛下所有后果。 中国从来不怕事,但也绝不当冤大头,你要是真心实意想合作,咱们在能源、农业、科技这些领域有的是合作空间;可要是继续玩出尔反尔的套路,那也别怪中国不陪着玩了。 现在再回头看那段日子,就能明白为啥中国人民对这种戏耍行为零容忍,不是咱脾气暴,是没人愿意跟不讲信用的伙伴长期打交道,美方后来在吉隆坡磋商里放低姿态,说白了就是吃够了失信的亏。 这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不管实力多强,说话不算数迟早要栽跟头,中国始终愿意合作,但合作的前提必须是平等和诚信,少来那些虚头巴脑的戏码,实打实做事才是正理。

0 阅读:192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