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食堂因为卖999元一只的帝王蟹上了热搜,可最新发文“不卖了”。食堂嘛,大家印象里就是打饭阿姨手抖的地方,突然整出个高端海鲜,学生们一边喊着"拼单吗",一边拍照发朋友圈,热闹得很。 不过校方反应也快,4号就发文说"不卖了",要回归"实惠亲民"的路线。 帝王蟹为啥出现在食堂?试水还是营销? 其实这事儿一开始是食堂新开的"渔船海鲜"窗口试营业,想搞点差异化。 除了帝王蟹,还有158元的波士顿龙虾、68元的石斑鱼,甚至10块钱的生蚝。按食堂说法,价格比校外便宜一半,还能用校园卡支付,几个同学AA下来人均不到200块,比下馆子划算。 有学生反馈"蟹肉鲜甜,不比饭店差",但也有人嘀咕:"食堂整这出,是不是跑偏了?" 南大后勤集团很快发了说明,提到这是试运营期间的"宣传推广",但考虑到高校食堂的公益属性,决定调整菜单。 校方特别强调要践行"诚朴雄伟"的校训,未来会多推1分钱早餐、7元学子套餐这些平价菜。说白了,学校觉得食堂首要任务是让所有人吃饱吃好,而不是变成"高端体验区"。 争议背后其实是学生需求的多元化。有人支持:"偶尔想改善伙食,食堂能提供更安全便宜的选择挺好";也有人反对:"一半学生月生活费不到2000元,一只蟹占去半个月饭钱"。 不过大家都认同:食堂得保住基本盘——0.4元的素菜、免费汤不能少,高端窗口可以存在,但不能喧宾夺主。 食堂不只是卖饭的地方,还承担着服务育人的功能。南大最后的选择很明确:优先保障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偶尔的创新也得守住"学生食堂"的本分。就像网友说的:"帝王蟹没错,但出现在食堂,味道就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