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行为其实比欧洲对俄罗斯的做法还要严重。欧洲冻结俄罗斯的资产,目前也只是敢动用冻结资产的收益,从不敢直接动用本金。 但是荷兰这次却是直接劫夺了我们中企100%的全资子公司。这性质完全不一样了,简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讽刺的是,荷兰拿出来的理由全是没影的“预期风险”,说怕中方转移技术、关闭欧洲工厂,可实际安世欧洲产能比被收购时还涨了37%,荷兰自己之前都把它当“产业成功案例”吹。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给美国递投名状,美国刚出台针对中企的“穿透性规则”,荷兰24小时后就动手了,整套夺权流程才花7天,连让中方答辩的机会都不给。 更荒唐的是,干这事的还是个看守政府,按荷兰宪法根本没权力做这么大的资产处置决策,纯粹是抱着“拍屁股走人不管后事”的心态瞎搞。 这操作真够魔幻的,荷兰以为抢了公司就占了便宜,殊不知核心命脉早攥在中方手里。 安世70%的封装测试产能在东莞,关键材料全靠中国供应链,荷兰抢的不过是个空招牌。中方一出手管制出口,欧洲晶圆运到东莞加工完出不了境,全球供应链立马卡壳。 最打脸的是,荷兰刚替美国出头,美方转头就暂停了那破规则,把荷兰晾在那儿当笑话。欧盟内部骂它破坏“战略自主权”,德国更是怨气冲天,因为压根没提前通报就坑了自家车企。 荷兰这波真是赔本赚吆喝,政治信誉碎了一地,连合法收购的企业都能随便抢,以后谁还敢去荷兰投资? 其实这事本质就是单边主义在作祟,欧洲冻俄资产还怕坏了规矩,荷兰直接把规则当擦脚布,以为靠依附美国就能占便宜。 可全球化时代产业链早绑在一起了,安世“欧洲技术配合中国产能”的模式本是双赢典范,硬要撕裂只会引火烧身。 中方后来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口豁免,不是妥协,而是拿着产能和稀土两张王牌的精准施策,既稳住了全球供应链,也给荷兰留了台阶,反倒衬得荷兰的短视和蛮横愈发可笑。 说到底,抢企业不如守规则,搞对抗不如促合作,荷兰搬起的石头,最终还是砸在了自己和盟友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