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王盛荣从敌人刀下救下毛主席,18年后却因贪污被判死刑,毛主席知道后,当即表示:“我相信王盛荣不是这种人!” 王盛荣1907年生在武汉武昌区汉阳门外一个穷渔民家,小时候家境苦,只读了三年小学。1920年他13岁就去上海纱厂当童工,那时候工厂条件差,工人生活苦哈哈的。他在那儿接触到工会活动,慢慢觉醒。1926年7月加入共青团,当上童子团团长,负责组织小孩们搞活动,还联络工人。他积极投身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那段日子风险大,但他咬牙坚持下来。192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调到武汉任湖北省委交通员,主要干传递文件和联系同志的事。那年他还参加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会务和保卫工作,会议在汉口开,讨论纠正陈独秀错误,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路线。王盛荣负责警戒和后勤,确保会议安全进行。这经历让他更坚定革命信念。 1928年王盛荣回湖北,参与鄂豫边区游击队组建,当政治工作者,帮队伍扩大到好几个县。那些年游击战打得艰苦,敌人围剿频繁,但他组织群众支持红军,壮大力量。1930年他调入红军部队,任连党代表,管士兵思想教育和战斗部署。1931年升任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预审科长,负责审查内部案件和收集情报。那时候苏区反间谍任务重,他处理过不少潜伏敌人,确保部队纯洁。1932年8月他奉命带经费从苏区去上海临时中央局,路上穿越国民党封锁线,过检查站和巡逻队,风险极高。1933年3月他安全返回,继续保卫工作。这趟任务考验忠诚,他一分钱没动用,全交给组织。 1932年冬,毛泽东在赣南一个村庄搞调查研究,反动民团突然包围那里。王盛荣带一个排战士赶去通知毛泽东开会,到村口听到枪声。他冲进村找到毛泽东,当时敌人刺刀已逼近。王盛荣开枪击毙威胁敌人,指挥士兵压制火力,拉着毛泽东撤离。敌人从侧翼包抄,他带队突出包围圈,沿山路护送毛泽东回瑞金。这行动确保毛泽东脱离险境,避免被捕。毛泽东从此信任王盛荣,多次派他重任。1934年王盛荣参加长征,随部队翻雪山过草地,到陕北任抗日红军大学保卫部长,管学校安全和学员管理。那时候学校是培养干部基地,他组织防范间谍,确保教学顺利。 抗日战争爆发,王盛荣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处长,负责边区治安和反间谍。他组织群众自卫,打击日伪特务,维护根据地稳定。那些年边区资源少,敌人封锁紧,但他协调力量,保住生产和生活。解放战争时期,他当西北野战军后勤部长、西北军区后勤部长,管物资供应和运输。部队打仗靠后勤,他确保弹药粮食及时到位,协调车辆和线路,支撑西北战场胜利。1949年后,王盛荣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重工业部副部长、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主管矿产开发和工业生产。他推动工厂恢复,组织资源开采,为新中国工业打基础。那段日子百废待兴,他抓生产效率,解决原料短缺问题。 1952年三反运动中,王盛荣在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作,用缴获钨矿石和小煤矿资源搞生产,动用资金没按流程上报。这些被定为贪污挪用公款。他被捕,法院判死刑。消息传到毛泽东那儿,他看报告后不信王盛荣贪污。毛泽东回忆1932年救命事,还提1932年王盛荣送巨额经费没动用一分,认为他不可能为小钱犯错。毛泽东指示周恩来组织调查。调查组查账目,发现资金全用于军工生产,提高前线武器供应,没私吞。这些做法因战时紧急,未走常规程序。调查证明王盛荣动机是为革命,不是个人私欲。 调查后,中央撤销王盛荣死刑,改行政处分,撤销职务。他在处分期接受审查,整理文件账册,配合核实生产记录。1953年恢复工作,任西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管物资分配和仓库。他参与西北后勤保障,协调运输供应链,确保部队需求。1955年王盛荣获少将军衔,继续军区工作,处理装备采购维修。1957年任陕西省副省长,主管工业农业,组织工厂建设和农田水利。他视察工地,检查进度,推动项目。1962年任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参与政策讨论和调研,走访基层收集意见。 1983年王盛荣离休,移居北京,参加老干部活动,阅读文件写回忆录。2006年9月1日,他在武昌逝世,享年99岁。遗体在北京医院处理,家属办葬礼,单位派人吊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