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国国防部长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美媒报道,一道新规正往外推

儒雅小猫 2025-11-07 01:27:31

快讯!快讯! 美国国防部长突然宣布了。 据多家美媒报道,一道新规正往外推:军方人员在和议员聊具体军事事务前,要先走审批。这条线一加门槛,外部问询和核实的节奏就会被慢下来。 报道里点名的两个敏感点,一个是导弹防御项目,另一个是海上缉毒行动。这两块长期被盯得很紧,信息如果不够顺畅,外界想把问题问到位会更费劲。 2021年,美国众议院通过追加约10亿美元用于补充“铁穹”拦截弹,这事公开可查。当年不少技术细节和试验情况是在公合说明的。如果交流要先审批,类似数据的获取就不再是当场问、当场答。 东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缉毒拦截,常常是美国海岸警卫队、海军、执法部门一起协同。行动结束后的复盘和经验分享,需要快速把非机密信息送到该去的地方。审批链条一加长,复盘和改进容易拖延。 华盛顿圈里传出的不满声音,核心是担心问询渠道被收窄。有人认为,这会影响他们盯住项目成本、里程碑进度和试验成效的能力。信息不够直达,审核也就慢。 拿外面的做法作个参照,英国下院的国防委员会经常让军队和承包商到场作证,非机密内容直接公开,关键问题在听证会上就能对上口径。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把问题摆在台面最快。 再看日本,每年都会发布防务白皮书,把装备进度、威胁评估和关键建设情况公开到章节里。外界要核对项目情况,先读白皮书,再到会议上把疑点问到位,流程清楚。 回到美国本身,如果审批让交流更慢,军备项目的试验节奏和拨款时程容易出现对不上的情况。像无人系统、电子战装备更新快,信息晚到半拍,节点就容易乱。 承包商的执行也会被影响。设计改动、缺陷修复、测试窗口,本来就卡时间,如果外部问询和内部答复来回耗时,项目团队的资源分配会跟着受挫。 还有对外协调的问题。联合演训、联机测试、弹药补充,伙伴国家通常需要同步了解非机密进展。沟通如果层层卡,配合度就下来了,安排也会跟着变难。 保密必须严,但非机密的信息同样要快。哪些该审批、哪些可以直达,要分得清,别把一刀切当成省事。 能把门设在关键环节的保密上,把路留在非机密的交流上,项目才能稳,行动才能顺。信息该通的地方通,问题才能被尽快盯住并解决。

0 阅读:244

猜你喜欢

儒雅小猫

儒雅小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