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基辛格曾经预言称: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好多人还猜是哪个小国家,结果没想到,他指的竟是英国这个看着挺 “体面” 的中等强国,现在回头看,还真被他说中了。 因为战争除了枪炮以外,更要拼的事经济和耐力。 英国给乌克兰送武器、发援助,哪样不要钱? 美国有霸权红利撑着,印点美元全世界都得认,还能拉着盟友一起分摊,自己压力没那么大; 俄罗斯是本土作战,能源和粮食能自给自足,大不了勒紧裤腰带扛着; 可英国不一样,它就是个中等体量的国家,既没美国那种 “薅全球羊毛” 的本事,也没德国那样扎实的工业底子。 更要命的是英国脱欧这步棋把自己坑惨了。 以前在欧盟的时候,不管是援助还是应对危机,还能跟法德这些国家搭伙商量,分摊压力,现在脱欧了,成了 “孤家寡人”,想找人搭把手都难。 可它又偏偏爱摆 “大国架子”,觉得自己还是当年的 “日不落帝国”,非要在援乌这事上抢风头。 就说去年吧,英国给乌克兰的武器和现金援助,占了自己 GDP 的 1.2%,比德国还高,可德国 GDP 总量比英国大,工业还能造血,英国这么硬撑,相当于拿自己的家底往外扔。 再看看英国国内的情况,早就一堆窟窿了。通胀最高的时候飙到 11%,老百姓连电费、燃气费都快交不起了,超市里的面包、牛奶价格涨得离谱; 政府财政也紧张,去年光债务利息就付了近 1000 亿英镑,比给医疗系统的预算还多。 可就算这样,英国还在硬着头皮给乌克兰送坦克、送导弹,甚至承诺要培训乌克兰士兵到 2027 年,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钱从哪来? 要么砍老百姓的福利,要么借更多的债,最后受苦的还是自己人。 基辛格当初能看准英国,就是因为他明白 “中等国家的软肋”—— 没足够的经济韧性,又放不下大国身段,还失去了盟友的支撑,碰上长期战争这种消耗战,肯定是最先撑不住的。 果不其然,今年年初英国就开始偷偷缩减援乌规模了,之前承诺的某些武器交付时间一推再推,还跟乌克兰说 “以后援助得看我们的财政情况”,这不就是耗干了的信号吗? 说到底,英国就是没认清自己现在的实力,非要跟着美国凑援乌的热闹,结果把自己的家底快掏空了。 基辛格这预言,不是瞎猜,是看透了战争的本质和英国的短板 —— 没那个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最后最先被耗干,一点都不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