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我们的福建舰航母今天正式

未央秘史 2025-11-07 18:57: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我们的福建舰航母今天正式服役了,中国海军从此迈入三航母时代,海军整体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第二件事情就是,中国从今天开始,正式迈入全球海洋强国的大门,中国的目标,不再只是近海,而是广阔的深蓝!!! 这艘排水量超8万吨的大型航母,别看是常规动力,却搭载了全球领先的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能精准调度全舰电力,稳稳支撑起电磁弹射系统的运行,这可是连美国福特号航母都没能早早搞定的技术。 更值得说道的是,福建舰已经完成了歼-15T、歼-35隐形舰载机和空警-600预警机的起降测试,成为全球首艘实现隐形舰载机电磁弹射起飞的航母,这份技术突破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提升。 以前总有人觉得中国航母是“追赶者”,现在福建舰一服役,直接把常规动力航母的作战效能拉到了新高度,和辽宁舰、山东舰形成南北呼应的布局,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一下就迈上了新台阶。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绝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而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硬实力背书。 想想十几年前,中国海军还只能在近海活动,而现在,辽宁舰多次穿越宫古海峡开展远海训练,山东舰长期在南海执行战备任务,如今福建舰加入后,三大航母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部署,无论是远洋护航、应急救援还是区域安全维护,都有了更充足的力量支撑。 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海军舰艇“下饺子”般的发展速度,2024年全年下水舰艇总吨位突破13万吨,外媒预测2025年新服役舰艇吨位将达到23万吨,相当于新增一个韩国海军的规模,这样的发展速度,让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彻底转向“远海护卫”有了坚实基础。 而迈入全球海洋强国的大门,更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体现。 从2008年12月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起航至今,已经有150余艘次舰艇在亚丁湾这条“黄金航道”上往返1600多个来回,累计为7200余艘中外商船提供安全护航,2025年10月第48批护航编队刚从青岛起航,继续守护着这条全球10%贸易必经的通道。 以前亚丁湾海盗猖獗,中国商船20%都曾遭遇袭击,现在有了中国海军的护航,这里重新成为安全的贸易通道,这就是海洋强国该有的担当——不仅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 吉布提保障基地作为中国首个海外保障基地,八年来持续为护航编队、维和部队提供补给和保障,让中国海军的远洋行动有了可靠的“落脚点”,这种海外保障能力,正是走向深蓝的必备条件。 海洋强国的底气,还来自于海洋经济和资源开发的硬支撑。 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亿标箱,世界港口吞吐量前十中中国占八席,集装箱吞吐量前十中占七席,宁波舟山港更是全球首个能同时停靠两艘40万吨级矿船的港口,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对海洋通道的依赖,也是维护通道安全的动力。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深海资源开发上已经实现突破,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创造了持续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1立方米可燃冰能释放164立方米天然气,这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未来将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从“蓝鲸一号”钻井平台深海作业,到“蛟龙号”深潜探测,中国已经具备了在深海“寻宝”的能力,这让海洋不再只是贸易通道,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库。 其实仔细想想,中国的海洋强国之路和有些国家不一样,咱们不是靠坚船利炮搞霸权,而是用实力保障和平发展。 福建舰的服役不是为了威慑谁,而是为了让中国的海外利益、贸易通道得到应有的保护,让中国公民在海外遇到危险时能及时得到救援。 亚丁湾护航中,中国海军不仅保护中国商船,也为外国船舶提供帮助,吉布提基地还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这些行动都在说明,中国的深蓝之路是和平之路。 以前西方列强靠海洋掠夺积累财富,而中国则是靠海洋贸易实现共赢,靠海洋资源保障可持续发展,这种差异,正是中国作为新型海洋强国的独特之处。 三航母时代的到来,只是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一个里程碑,而不是终点。 随着海军装备的持续升级,海外保障能力的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和资源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走向深蓝的脚步会越来越稳。 未来,中国海军不仅能守护好自己的海洋权益,还能在维护全球海洋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让广阔的深蓝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舞台。 这不是空谈,而是靠一艘艘舰艇、一个个港口、一次次远洋行动积累起来的实力,是中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必然结果。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