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位住了6年的女租客要退租,房东上门去收房,以为住了这么久,肯定要花大价钱翻新,还要费时打扫,没想到推开门,直接被感动哭了。 房东2019年把刚装完的新房租给女子,一个月2600块,一租就是6年,这6年里,俩人总共就见了两次面。 房东推开门的瞬间,手还停在门把手上没放下。玄关的鞋架摆得整整齐齐,上面没有积灰,当初特意买的实木地板被养护得发亮,连缝隙里都看不到一丝杂物。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墙面,没有孩子乱涂乱画的痕迹,也没有家具磕碰留下的凹痕,和6年前交房时的状态几乎没差。走进厨房,燃气灶和抽油烟机擦得干干净净,灶台没有一点油污堆积,水槽里甚至没有残留的水渍,当初配的餐具被分类放进消毒柜,连保鲜膜都还整齐地贴在冰箱侧面。卫生间的玻璃门没有水垢,马桶洁白无异味,淋浴间的地漏畅通无阻,角落的防滑垫都被洗得发白却依旧平整。 房东鼻子一酸,眼泪没忍住掉了下来。她想起当初交房时的忐忑,刚装修好的房子像自己的心头肉,生怕租客不爱惜,特意在合同里写了不少注意事项,结果6年里除了按时转账房租,俩人几乎没怎么联系。有次台风天,她担心窗户没关好,发消息问了一句,租客只回复“放心,都检查过了,阳台的花盆也收好了”,之后就没了下文。她身边不少朋友都有租房的糟心事,有人遇到租客退租后墙面被钉得满是钉子眼,有人的实木家具被泡得变形,还有人要花几千块重新更换被用坏的家电,对比之下,这份“完好如初”的房子显得格外珍贵。 后来房东才知道,这位租客是位护士,平时工作忙但生活极其自律。她每天下班再晚,都会把房子收拾干净,周末会定期给地板打蜡,厨房的油污每周都会用专用清洁剂清理。当初房东留下的绿植,被她养得枝繁叶茂,甚至还多了几盆自己添置的小多肉,临走时特意留了张便签,写着“绿植每周浇一次水就行,多肉不用频繁浇水”。租客说,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住了6年早就有了感情,不想走的时候留下一堆烂摊子,也不想辜负房东当初愿意把新房租给自己的信任。 这种“租房如住家”的态度,在当下的租房市场里格外难得。根据2024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行为调研数据显示,近40%的房东在收房时需要进行墙面修补、家电维修等整改,平均整改费用超过1200元,有15%的房东因房屋损坏严重,需要花费超过5000元翻新。很多租客觉得“房子是别人的,不用太爱惜”,退租时留下满地狼藉,甚至故意损坏家具家电,却忘了租房关系的本质是相互尊重。房东愿意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租客也该珍惜这份便利,而不是把别人的财产当“临时落脚点”随意糟蹋。 其实租房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房东的信任和租客的爱惜从来都是双向的。这位女租客用6年的时间证明,哪怕是租来的房子,也能过得有温度;哪怕和房东见面次数寥寥,也能通过细节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她留下的不仅是一间干净整洁的房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现在很多年轻人频繁换租,却很少有人愿意花心思维护租住的环境,总觉得“反正要走,何必麻烦”,但恰恰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往往藏在细节里,租房市场的良性发展也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当租客多一份爱惜,房东多一份包容,这种“感动式退租”或许会成为常态,而不是偶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