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引经据典,又把美国“台独”主持人给怼了:林肯当初不也武力统一了?   20

地缘历史 2025-11-09 10:45:29

高志凯引经据典,又把美国“台独”主持人给怼了:林肯当初不也武力统一了?   2025年11月初,这位苏州大学讲席教授、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在一档美国播客节目上,面对“台湾不愿统一”的老调,冷不丁就甩出一句:“林肯当年不也武力统一了?”   这话一出,现场气氛瞬间凝固,主持人原本洋洋洒洒的“民主说教”突然卡了壳,脸上的神情比断线的网络还尴尬。   这可不是一句情绪化的反击,而是精准打击了美国对中国统一问题的双重标准。   高志凯没有虚张声势,也不靠喊口号,他干干净净地扒下了美国那层“人权外衣”下的现实逻辑: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来不是请客吃饭,是底线中的底线。   1861年,美国南方七州以“州权”为名脱离联邦,林肯政府立刻出兵,打了整整四年,一场内战死了三十多万人。   结果呢?林肯今天还在华盛顿纪念堂高坐神坛,被美国人奉为“伟大的统一者”。   那时候美国没说“尊重民意”、没喊“和平分手”,有的只是“联邦不可分裂”。高志凯就问了:美国有权统一,凭什么中国没有?   主持人当场愣住,试图转向所谓“台湾民意”。   高志凯反手又是一记重锤:你们天天说台湾人不愿统一,可台湾是你们的吗?你们是谁,能替台湾说话?   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到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国际法的字字句句都摆在那里:台湾属于中国。   美国人不是没签字,也不是不知道,只是现在不愿承认。   1979年中美建交时,美国亲口承认“一个中国”,如今却在对台军售、议员窜访、军事勾连上花样百出,搞“战略模糊”成了战略背叛。   高志凯说得直白:美国不是不懂历史,而是选择性失忆。他们最擅长的,不是解释事实,而是制造叙事。   把曾经用于捍卫自身统一的逻辑,拿来否定别人的统一权利,这种嘴脸不只是伪善,更是危险。   因为它不仅误导美国民众,也在台海制造误判。   就在不久前的全国台研会年会上,多名专家指出,美国仍在以“榨台遏华”为核心操作台湾问题。   一边打“民主”牌,一边掏空“一个中国”,背后目的很清楚,不是关心台湾,而是要把台湾变成牵制中国的工具。   高志凯当场指出,这种策略早就被识破了。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高志凯并没有停留在历史批判上,而是将话题拉回当下。   他指出,中国统一的路径是清晰的,和平优先,必要时不排除使用手段。   这不是威胁,而是态度。和美国当年打内战的出发点一模一样:国家统一,不容挑战。   这番话在进博会期间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高志凯出席期间再次强调,“国家统一”与“经济开放”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一个国家连基本主权都无法完整,何谈市场稳定与全球合作?   而美国现在一边高喊自由贸易,一边在台湾问题上点火添油,这种操作逻辑早晚会反噬自身。   高志凯建议,中美应该做“加法”而非“减法”。   要谈贸易,就真诚谈;要管分歧,就别踩底线。   否则再多的“对话机制”,也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的表演。   他还提议推动人民币结算,尤其是在大宗商品领域,如挪威三文鱼这样的贸易品种,人民币结算比例应从3%提升至30%。   这不仅是经济建议,更是一种战略姿态。   而在台湾民意的问题上,高志凯也没有放过。   他指出,所谓“台湾不愿统一”是伪命题。   2025年台湾“罢免潮”之后,民进党的“倚美谋独”路线遭遇极大挫折,岛内越来越多民众开始意识到:和平发展才是正道,经济融合才有未来。   不再被民进党操控话语权的台湾社会,正在用实际行动表达真实选择。   而此时美国仍在炒作“台湾民意”,不过是想用“民主包装纸”包住分裂泥沙。   高志凯正面指出:真正的民主,是尊重历史、尊重法理、尊重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拿几个民调当挡箭牌。   这场节目播出后,引发海内外舆论热议。   许多网友感叹:终于有人把美国的内战逻辑搬上台面,让他们自己看看当年的自己。   有人干脆说:“林肯地下有知,恐怕也会气得爬出来。”   其实,这不只是一次语言交锋,更是一次历史镜像的照见。   美国内战的逻辑很清楚:国家不能分裂,统一是底线,牺牲是代价,正义是旗帜。   而现在,中国面对的,是同样的挑战,却遭到同样的人以相反的态度指手画脚。这种历史的对称性,不容否认,也不容歪曲。   高志凯指出,中国当前的政策路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同时要有准备,面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预,必须保留一切必要手段。   这是国家的权利,也是民族的责任。美国可以容不得南方脱联邦,中国就不能容忍台独毁中华。   美国人曾为自己的统一流血牺牲,如今却试图用干预他国统一的方式证明“民主”,这不是矛盾,而是讽刺。   而这场讽刺,今天在一个中国学者的语言里,被原样奉还。

0 阅读:32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