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年,曹丕病重,母亲卞夫人前来问候,却发现服侍曹丕的女子面孔熟悉。卞夫人怒火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10 03:02:57

226年,曹丕病重,母亲卞夫人前来问候,却发现服侍曹丕的女子面孔熟悉。卞夫人怒火中烧,指着曹丕骂道:“你这个鼠狗不如的东西,死了活该!” 直到曹丕病死,卞夫人都没有再登门! 很多人简单地归结为曹丕好色,连老爹的女人都不放过,道德败坏。 但你如果真了解曹家这本烂账,你就知道,卞夫人骂的,根本不止是“色”,而是一股压抑了几十年的怨毒,是曹丕那颗被他爹曹操活活扭曲的心。 说白了,曹丕干这事,压根就不是为了“色”,而是一种病态的“报复”和“宣布胜利”。 这事儿,还得从他爹曹操说起。 曹操这一辈子,文治武功没得说,但在私生活上,他有个著名的爱好——特别偏爱“人妻”。据不完全统计,他有记载的十五位妻妾里,十二个是抢来的寡妇。 打下袁绍,他儿子曹丕抢先一步弄走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曹操知道后,那叫一个气,据说还骂了句:“今年破贼,就是为了这娘们!” 卞夫人作为曹操的正室,她这一辈子,就是看着自己丈夫,把一个又一个别人的老婆领进家门。她心里能痛快吗?她忍了。 她以为,丈夫死了,自己当了皇太后,这恶心事总算到头了。 结果,她亲儿子曹丕,“完美”地继承了他爹的爱好,甚至还“青出于蓝”——他把他爹的“收藏品”给接收了。 这对卞夫人是什么概念?这是双重背叛,是极致的羞辱。她忍了丈夫一辈子,到头来发现,儿子比丈夫还混蛋。 但如果你觉得曹丕只是在单纯模仿他爹,那又浅了。 曹丕,这个大魏开国皇帝,他一辈子都活在三个男人的阴影里:他爹曹操,他哥曹昂,他弟曹冲。 先说他哥曹昂。曹昂是曹操长子,勇武过人,是丁夫人养大的。公元197年,曹操在宛城,老毛病犯了,看上了张绣的婶婶邹夫人。张绣降而复叛,杀了个回马枪。 那一夜,曹操的马被射死,眼看要完。曹昂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自己殿后,战死了。 曹丕当时也在宛城,他怎么活下来的?史书没细说,但他活下来了。 他爹为了一个女人,害死了自己的长子。这件事,让曹丕从小就知道两件事:第一,他爹好色且无情;第二,他这个“长子”的地位,是哥哥用命换来的。 再说他弟曹冲。这孩子是真神童,“曹冲称象”都知道。曹操喜欢得不行,公开场合N次说要传位给他。 结果曹冲13岁就病死了。曹操哭得死去活来。 曹丕在旁边安慰他爹。曹操回头,冷冰冰地看着他,说了句名垂青史的“名言”:“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翻译一下:“曹冲死了,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这帮兄弟的万幸!” 曹操等于明着告诉曹丕:“我最爱的儿子死了,你这个备胎才有机会。你别得意,你就是个捡漏的。” 曹丕心里能不恨吗?他一辈子的努力,在他爹眼里,都顶不上一个早死的弟弟。 最后,是他爹曹操。 曹操活着的时候,是曹丕头上搬不走的大山。为了争太子,他跟才华横溢的曹植斗了十几年。曹植可以“七步成诗”,可以“倚马可待”,活得潇洒。 曹丕呢?他必须“工于心计”,必须滴水不漏。他得装孝顺,装朴素,在父亲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他爹问贾诩立谁,贾诩都得拐弯抹角说“想想袁绍和刘表”,才帮他定了位。 曹丕的太子之位,不是靠爹的宠爱得来的,是靠自己几十年如履薄冰、压抑天性“熬”出来的。 他对他爹,有敬畏,但更多的,是怨恨和恐惧。 现在,这座压了他几十年的大山曹操终于在220年死了。 曹丕是什么反应?他成了皇帝。他自由了。 他压抑了几十年的所有怨恨、不甘、愤怒,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 他要怎么证明自己赢了? 他选择了一种最原始、最病态,也最能羞辱那个死鬼老爹的方式——占有他的女人。 这是一种宣告。 他把父亲的姬妾纳入后宫,这个行为,就是他扭曲心理的最终释放。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卞夫人那句骂。 卞夫人太了解自己这个儿子了。她看着曹丕从小在曹操的高压下,怎么一点点从一个少年,扭曲成一个工于心计的政客。 当她在曹丕病床前,看到那些曹操的女人时,她瞬间全明白了。 她看到的,不是一个好色的皇帝,而是一个被怨恨吞噬、彻底疯魔的“胜利者”。 她那句“狗鼠不食汝余”,那个“余”字,用得太毒了。 “余”是什么?是“剩饭”。 她在骂曹丕:“你斗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到头来,你还是在吃你爹的剩饭!你连狗和老鼠都不如!” 卞夫人一句话,戳穿了曹丕所有可悲的伪装。 他以为自己赢了,但在他妈眼里,他这种报复行为,恰恰证明他一辈子都没走出曹操的阴影。他还是那个可怜的、只能靠“捡漏”来获取满足感的“备胎”。 所以,卞夫人不是因为“洁癖”或“道德”才跟他决裂的。 她是绝望了。 曹丕,一个在文学史上留下“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皇帝,一个结束汉末乱世的开国之君,他赢得了天下,却至死都没能赢得母亲的原谅。 他死的时候才40岁。临终前,他也许会想起父亲那句“汝曹之幸也”,也许会想起母亲那句“死故应尔”。

0 阅读:7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