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向中国低头!”6年前,一日企表示就是死,也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随后便以1块的价格,把50%股份卖给了长安,就这样退出了中国市场,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现在怎样了? 这位一手把铃木带起来,还让品牌在印度站稳脚跟的关键人物,当年硬是让铃木喊出“宁死不向中国低头”的话,最后以1块钱的价格卖掉合资公司一半股份,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当年掌舵铃木的关键人物是真犟,一手把铃木带起来,还早早在印度站稳了脚跟,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路子太对了,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硬是不肯转弯。 那时候中国老百姓兜里有钱了,买车都爱大的,SUV、家用轿车越做越大,可铃木就认准了小型车,奥拓、雨燕这些小车曾经也火过,2010年那会儿一年能卖22万辆,可后来小型车市场份额从20%跌到12%,铃木的销量跟着腰斩。 身边好多开奥拓的人都换车了,说小车代步行,全家出门太挤,不如哈弗、吉利的大空间实用。 大家都盼着铃木出款SUV或者跟进新能源车,可它偏不,等到2017年终于国产维特拉,市场早被占满了,一年才卖3.5万辆。 就这么硬扛到2018年,铃木终于撑不住了,但嘴上还是硬气,最后以1块钱的价格把长安铃木50%的股份卖给了长安,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 当时有人还说它能靠印度市场翻身,可现在再看,那些话纯属自欺欺人,铃木不仅没翻身,反而越来越被动。 这几年铃木把所有心思都扑在了印度,可印度市场哪儿是那么好啃的?表面看铃木在印度份额高,街头每4辆车里就有1辆铃木,2024年卖了179.4万辆,可这背后全是血泪。 印度人买车图便宜,铃木卖得最火的Alto小车才3万多人民币,油耗是低,可单车利润连500块都不到,跟当年在中国卖奥拓时的利润根本没法比。 为了压成本,铃木在印度的车减配严重,好多车型连安全气囊都只有一个,碰撞测试经常垫底,这两年投诉量涨了3倍,口碑早就不如以前了。 而且印度市场也在变,老百姓兜里钱稍微多了点,就开始买丰田、本田的大车,铃木的市场份额已经从48%跌到42%,再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年就得被挤下来。 更要命的是,印度本土车企也起来了,塔塔汽车的新能源车型卖得火,价格比铃木还便宜,铃木在印度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 再看欧洲市场,铃木更是愁眉不展,本来想着靠小型车在欧洲混口饭吃,可欧盟的碳排放法规越来越严,2025年起平均碳排放量要再降15%,铃木的燃油车根本达不到标准。 2020年就因为没达标,被罚了1.6亿欧元,现在更惨,自己的新能源车跟不上,只能跟沃尔沃抱团,靠人家的电动车销量凑数才敢继续卖车。 它2025年才推出的纯电动车eVITARA,续航才200公里,中国随便一款新能源车续航都能到500公里以上,这差距大得离谱。 欧洲人也不傻,知道铃木的电动车不行,吉姆尼虽然看着火,可都是些老客户怀旧,新车主很少买,2024年在欧洲才卖23.6万辆,看着涨了点,其实全是靠降价促销,比丰田的单车利润低了一半还多。 有人说铃木2024年净利润涨了31.2%,可这钱来得太悬了,全靠印度市场走量,欧洲市场赚点小钱,其他市场全在亏。 而且全球汽车都在搞电动化、智能化,铃木连个能打的新能源车都没有,2018年长安邀它合作搞新能源,它非说“前景未卜”拒绝了,结果中国新能源销量涨了27倍,铃木错失了最好的转型机会。 现在再想追,根本追不上,中国车企比亚迪一年卖300多万辆新能源车,铃木连人家零头都不到。 技术上更是落后,中国车企的车机能语音控制、能联网导航,铃木的车机还停留在放音乐、连蓝牙的基础功能,年轻人根本看不上。 对比留在中国市场的丰田、本田,铃木更是输得一败涂地,丰田2024年在华卖了190多万辆,光新能源车型就卖了40多万辆,净利润比铃木高了10倍,本田也在华搞了专属车型,赚得盆满钵满。 铃木要是当年不那么犟,稍微低头迎合下中国市场,出几款大车、跟长安合作搞新能源,现在也不至于靠印度市场苟活。 可它偏要“宁死不低头”,结果丢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技术跟不上,口碑越来越差,现在想回头都没机会了。 说到底,铃木离开中国后过得一点都不好,看似在印度、欧洲还有点市场,其实全是虚的,利润薄、风险大,还跟不上时代潮流。 当年的“不低头”根本不是什么清醒,就是固执己见,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现在的铃木,就像个被市场抛弃的老古董,再不想办法转型,迟早得彻底凉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