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icon和盟友讨论以后,拟计划邀请中国参加2026年在法国icon举行的G7峰会。网友评论: 一、没有中国出席的 G7峰会,一定是有缺陷的峰会。 二、中国俨然已是经济和军事强国,排除中国的G7峰会不具备全球广泛的影响力。 这可不是随口一提的邀请!马克龙都计划好了,要在12月访华时亲自当面发出邀请,还提前和德国等盟友沟通过,德国那边已经明确表态支持。能让法国总统如此上心,背后藏着G7如今绕不开的现实困境。 G7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能左右全球的“西方小圈子”了。巅峰时期它的经济总量占全球70%,现在跌到不足40%,连一半都不到。气候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供应链稳定这些大事,没有中国参与根本谈不拢。就说碳中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规模、减排力度,都是全球标杆;全球贸易里,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G7想讨论供应链重构,跳过中国纯属空谈。 网友的评论戳中了要害——排除中国的国际峰会,确实没了广泛代表性。这些年G7也想过自救,年年邀请印度、巴西等国参会撑场面,印度更是连续6次拿到特邀名额,可终究只是“外围嘉宾”,解决不了核心问题。真要触及实质议题,比如全球通胀、债务危机,还是得有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场。 马克龙的算盘打得很明白。欧洲早就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追求战略自主,邀请中国参加G7,既能对冲美国对华“脱钩”的压力,还能借着中国的影响力,增强欧洲在国际博弈中的筹码。法国自身也有诉求,能源转型、数字经济这些领域,和中国合作的潜力太大,比跟着美国搞对抗实在多了。 但这事能不能成,还得看G7内部的脸色。美国和日本大概率会强烈反对,他们一直把G7当成制衡中国的平台,怎么可能愿意让“对手”坐到谈判桌上。之前G7峰会就多次出现分歧,有的国家想对华强硬,有的却不敢疏远这个重要贸易伙伴,这次邀请中国,只会让内部矛盾更突出。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加入G7从来都没兴趣。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6年,G7就多次拉拢中国,法国、德国都曾正式发出邀请,美国也费尽心机想让中国加入,可中方始终明确表态“无意参加”,始终强调联合国的核心作用。中国要的是平等协商的合作,不是在别人的框架里当“补充”,更不会接受G7里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操弄。 这次邀请,更像是G7的一次“自救试探”。他们终于认清,没有中国参与,很多全球问题根本找不到解决方案,所谓的“峰会成果”不过是自说自话。但邀请是一回事,能不能放下偏见、平等对待中国又是另一回事。如果G7还是抱着冷战思维,想借着邀请中国搞分化、设圈套,那这场峰会即便有中国参与,也难有实质意义。 中国的影响力,从来不是靠加入某个俱乐部得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发展和负责任的担当。全球治理需要中国声音,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不会为了参会而参会。只有G7真正摒弃意识形态偏见,把中国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这场峰会才有可能摆脱“缺陷”,真正发挥作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