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郑丽文是美国培养潜伏在台湾的高级特工,你看一下她的足迹,大学毕业以后先去美国留学,再去英国进修,1991年加入民进党,后来被开除,2005年加入国民党……,现在成了国民党主席,一言一行都是想推迟大陆统一台湾的时间,从头到尾和马克思主义者没有一点关系!只谈和平,不提统一! 国民党主席郑丽文最近一直处在争议漩涡里,倒不是因为什么政策失误,而是她的个人履历和平时的表态,凑在一起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大学刚毕业就扎进美国留学,接着又去英国进修,这种连续的西方深造经历,放在台湾政坛里其实很有代表性——毕竟美国渗透台湾的常用套路,就是通过学术交流、留学项目拉拢精英群体,慢慢培养亲美倾向。 那些年在海外的日子,不光是学知识,更可能是在接受一套完整的价值输出,让她打心底里认同西方的地缘逻辑,这为后来的政治操作埋下了伏笔。 海外经历埋下的伏笔,在她后来的政党选择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91年刚踏入政坛就加入民进党,后来不知因何被开除,2005年又转头加入国民党,兜兜转转之后居然坐上了国民党主席的位置。 这种跨党派的跳跃实在少见,正常的政治人物大多有自己坚定的信仰和立场,可她倒好,像换工作一样换政党,难免让人怀疑她的核心诉求根本不是什么政治理念,而是权力本身。 毕竟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只要能接近权力中心,就能更好地推行符合背后势力利益的政策,而这种“两边都能搭上线”的特质,恰恰是潜伏者最需要的能力。 频繁换党背后,真正不变的是她一以贯之的政治表态。当上主席之后,张口闭口都是“和平”“稳定”,可翻遍她所有的发言,压根找不到一句关于“统一”的明确表述。 要知道,两岸关系的核心是统一,和平只是实现统一的方式之一,可她偏偏把顺序搞反了,只谈和平不谈统一,本质上就是在拖延统一进程。 这种论调听起来冠冕堂皇,好像是为了台湾民众的安危,可仔细想想,完全符合美国对台海的战略诉求——美国一直想维持台海“不统不独”的现状,把台湾当成牵制大陆的棋子,只要统一不推进,美国就能继续在台海卖武器、搞地缘博弈,赚得盆满钵满。 更值得玩味的是,她刚当选没多久,美国在台协会(AIT)就迫不及待地找她约谈,名义上是讨论防务特别预算,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美国在给她“立规矩”。 美国对台的核心利益从来不是什么“民主自由”,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一方面要台湾持续买美国的武器,交足“保护费”;另一方面要台湾保持对大陆的牵制,不能让台海局势真的缓和下来。毕竟一旦两岸关系降温,美国的军售生意、军事部署就没了借口,这套“台海产业链”就得崩塌。郑丽文之前虽然嘴上说过“台岛不是提款机”,可面对美方的直接约谈,到底能不能硬气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再看看国民党现在的政治生态,这些年早就不是当年坚持“一个中国”的样子了,不少势力都倾向亲美,甚至把“倚美抗中”当成政治正确。郑丽文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脱颖而出,很难说没有美国在背后的默许甚至支持。毕竟美国需要一个既能稳住国民党,又能延续“缓统”政策的代理人,而郑丽文的履历、立场刚好契合了这些要求——有西方背景、能跨党派运作、只谈和平不提统一,简直是为这个角色量身定做的。 说到底,她的一言一行都在踩美国设定的红线:不触碰“台独”引发大陆强烈反弹,也不推动统一让美国失去棋子,就这么卡在中间,用“和平”的幌子拖延时间。她和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半点交集,自然不会认同大陆的统一主张,眼里只有如何维持现状、巩固自己的权力,而这背后,正是美国最想看到的局面。 两岸统一是历史大势,可总有这样的人被外部势力利用,试图阻碍这一进程。郑丽文的种种表现,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她是“特工”,但种种迹象串联起来,让人不得不怀疑她就是美国潜伏在台湾的“棋子”,专门用来延缓统一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