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的版图那

阿智通鉴 2025-11-16 16:28:49

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的版图那么小,要是算上清朝那会儿的中国版图,这比例就更小了,人口也就中国人的十分之一,他居然敢动灭亡中国的念头。靠的是什么呢?   这念头可不是临时起意,早从几百年前就埋下了根子。   早在清朝还没衰败的时候,日本就有知识分子打着“保卫本国”的幌子,琢磨着怎么吞并中国。有个叫佐藤信渊的思想家,两百多年前就写了详细的计划,说日本要先占中国东北,再分两路打北京和南京,五七年就能让中国土崩瓦解。   到了明治维新后,这种想法更是成了国家理念,天皇直接喊出“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说白了就是把侵略扩张当成了国家使命。这种深入骨子里的扩张思想,可不是一时冲动,是代代传下来的“野心基因”。   光有想法不行,得有打硬仗的本钱,而明治维新正好给日本攒够了底气。之前日本和中国一样闭关锁国,但看到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立马转头学西方的技术和军事。短短几十年,就建出了亚洲最强的海军,陆军也配上了新式枪炮。   反观清朝,洋务运动搞了半天还是旧架子,军舰要么买要么造得粗糙,军队里吃空饷、练虚功的比比皆是。   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看似规模不小,实则炮弹都有假的,被日本舰队打得全军覆没,这一仗彻底让日本看清了中国的虚实——原来这个“天朝上国”就是个空架子。   更让日本野心膨胀的是,打赢甲午战争后,他们从中国捞走了两亿两白银,还有台湾和澎湖列岛。这笔赔款相当于日本当时四年的财政收入,直接帮他们扩建了军队、建了工厂,实力一下翻了倍。   尝到甜头的日本更笃定了“打中国能发家”的念头,之后又趁着八国联军侵华混水摸鱼,在中国攫取了不少特权,一步步试探出列强和中国的底线。   自家腰杆硬了,再看对手,更是让日本觉得有机可乘。清朝灭亡后中国没迎来安稳,反而陷入了军阀混战,直系、皖系、奉系打得你死我活,根本没人能集中力量防外患。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有几十万兵力,却因为指令不抵抗,眼睁睁看着几万日军占了整个东北。这种内部的分裂和软弱,给了日本最直接的可乘之机,他们甚至喊出“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觉得中国根本不堪一击。   更关键的是,当时的国际社会还在给日本“递刀子”。欧美列强忙着自己的利益,对日本侵华要么装看不见,要么干脆纵容。日本强占东北时,国联就派了个调查团走个过场,最后啥处罚没有;全面侵华后,美国还在给日本卖钢铁和石油,这些物资转头就变成了打中国人的枪炮。列强的绥靖政策让日本觉得,就算自己把中国吞了,也没人会真的出手管。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日本早就把中国摸得底朝天了。从甲午战争前就派了大批间谍潜入中国,测绘地图、收集军事情报,小到乡村的小路,大到军队的布防,都摸得一清二楚。而中国这边,别说了解日本的军力部署,很多将领连日本的新式武器都没见过。这种信息差下,日本打中国就像拿着地图找东西,精准又轻松。   当然,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洗脑也帮了大忙。他们把天皇捧成“神”,告诉老百姓侵略中国是“天命”,当兵战死是“光荣”,还把掠夺来的资源宣传成“改善国民生活”的功劳,让整个日本变成了一台战争机器。小孩在学校学的是杀人技巧,女人在家做军服、鼓动男人参军,全国上下都被绑上了侵略的战车。   这么多因素凑到一起,就不难理解日本为啥敢以小国欺大国了:自己有经过工业革命的硬实力,脑子里有传了几百年的扩张思想,眼前的中国又分裂软弱,国际社会还没人拦着,可不就敢动起灭亡中国的念头。只是他们忘了,中国再弱,骨子里也有不屈的劲儿,当四万万同胞真正团结起来,再强的侵略者也终会被赶出去。这段历史也给我们提了醒,国家弱了没人会可怜你,只有自己硬气,才能守住家园。

0 阅读:65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