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佛罗里达的海面上,一枚刚从太空返回的火箭稳稳降落在名叫杰克琳号的海上平台

夜安赏世界 2025-11-18 07:15:15

上周四,佛罗里达的海面上,一枚刚从太空返回的火箭稳稳降落在名叫杰克琳号的海上平台上。这枚火箭属于蓝色起源公司,它的名字叫新格伦。这一落,落出了分量。几十年来,蓝色起源一直活在一个尴尬的处境里:它背靠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不差钱,不差人,但就是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成果。相比之下,SpaceX的猎鹰9号早已把火箭回收变成了家常便饭,甚至开始让人觉得有点无聊。而蓝色起源呢,总是在做PPT,画大饼,却迟迟不见真货。但上周这一次,他们交出了答卷。新格伦火箭不仅成功进入轨道,还在第二次飞行时就完成了一级火箭的海上回收。要知道,这可是一枚全新设计的重型火箭,高达98米,比猎鹰9号还要高出30米。能在第二次飞行就做到这一步,说明这家公司确实憋了很久的劲儿。~~~~一年24发蓝色起源的CEO戴夫·林普在发射前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一些关键信息。他说,从今年1月第一次发射到现在,公司学到了太多东西。第一次发射前,他们手忙脚乱,光是把火箭运到发射场、竖起来准备发射,就花了大量时间。而这一次,从准备到发射只用了30天,基本符合他们的理想节奏。更重要的是产能。林普说,他们正在为2026年准备远超12次发射的硬件储备,上限可以到24次。这意味着平均每半个月就要发射一枚新格伦。关键在于,他们现在每个月能生产一枚二级火箭,而且这个速度还在提升。一级火箭可以回收重复使用,但二级火箭目前还是一次性的,所以二级火箭的产量直接决定了发射频率的上限。火箭发动机的产能也在翻倍。新格伦的一级火箭使用7台BE-4发动机,二级火箭使用2台BE-3U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工厂里批量生产,林普说工厂里现在能感受到一种能量,那是一种从原型车间转向量产车间的节奏感。他反复强调一个词:硬件富足。意思是,就算某次任务出了问题,公司手里也有足够的备用硬件,可以迅速恢复,继续往前推。~~~~下一站:月球上周回收的那枚一级火箭,昨天已经被拖回了港口。从外观看,它比SpaceX用过的猎鹰9号干净得多,因为新格伦用的是甲烷燃料,不像煤油那样会留下一身黑灰。至于这枚火箭能不能重新飞,还需要检查,但就算它暂时飞不了,蓝色起源手里还有第三枚一级火箭快造好了。无论用哪一枚,新格伦的下一个任务已经确定:把蓝月一号月球着陆器送上月球。这个着陆器比当年阿波罗任务用的登月舱还要高,现在正在佛罗里达组装。林普说,很快他们就会开始把着陆器的各个部分拼起来,到时候会公布照片。等组装完成后,着陆器会被装上驳船,运到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放进真空舱里做测试。林普的原话是:当你开始往上贴金箔的时候,它就真的看起来像个月球着陆器了。他说,按计划,蓝月一号会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射,目前没有什么事情会拖延这个时间表。~~~~市场在等,不只是等SpaceX林普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现在对发射服务的需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SpaceX已经在以很高的频率发射,市场依然供不应求。这话不是客气。SpaceX今年预计会完成超过140次发射,但订单还在排队。卫星通信公司、科学研究机构、各国政府,都在等着把自己的载荷送上天。蓝色起源、火箭实验室、联合发射联盟,所有能造火箭的公司,客户都在给它们加油,希望它们赶紧成功,因为大家都在排队。这个需求的背后,是整个航天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十年前,发射还是个稀缺资源,贵得要命,慢得要死。但现在,随着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成熟,发射成本开始下降,发射频率开始上升,整个行业的玩法都变了。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科学任务不再是纸面幻想。蓝色起源用了20多年才走到今天,但它终于站在了起跑线上。接下来的几年,会是它证明自己的时候。月球着陆器、一年二十几次发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这些不再是遥远的计划,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那枚降落在海上平台上的火箭,不仅仅是一次技术验证,它是一个信号:沉睡的巨人醒了,而且醒得正是时候。~~~~~~图源:蓝色起源信源:Eric Berger 发在 ArsTechnica 的相关报道

0 阅读:0
夜安赏世界

夜安赏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