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就是不打朝鲜? 只因这几个原因,让美国忌惮,朝鲜那位置简直是天然的战略要塞,西边贴着中国东北,北边挨着俄罗斯远东,相当于顶在两个大国的家门口。 在全球热点地图上,朝鲜半岛始终是一块不容忽视的坐标,自冷战以来,这里就像一个被按下暂停键的火药桶,时不时冒出几缕硝烟,却始终没有真正引爆。 朝鲜的强硬姿态和美国的高调威慑,看起来剑拔弩张,但多年过去,美国始终没有动手。 这背后,不只是军事不对等的顾虑,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历史、现实利益交织出的一个战略死结。 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实在太敏感了。它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一头扎进了中国东北的后背,另一头几乎抵住了俄罗斯远东的门槛。 三面环海,正对着日本列岛,处在中、俄、日三国的交汇点上,美国军方早在1986年就将朝鲜海峡列为全球16个必须严密控制的海上咽喉之一。 谁控制了半岛,谁就有机会介入东北亚的战略格局,历史上日本就是从这块地方杀进中国的,如今美国当然知道,动了这块“棋子”,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美国的顾虑,就不能不提那场让它“心有余悸”的战争,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集结了联合国军、动用了海陆空三军,结果却被朝中联合部队硬生生顶回了三八线以南。 三年下来,美军死伤惨重,打了个“大头亏”。这段历史,不只写进了军史,也留在了五角大楼的战略底线里。 后来美国在伊拉克、利比亚出手果断,看似轻松拿下,但那些国家既无地缘优势,也无真正的军事硬茬,对朝鲜呢是真打不起。 朝鲜不是伊拉克,这个国家的“硬核”实力让人无法忽视,常规武装方面,朝鲜拥有世界第四大的军队,总兵力达到120万人。 特种部队更是规模庞大,训练极为系统,更别说它那种全民皆兵的凝聚力,真要动起手来,没人敢保证短期内能“解决问题”。 再看核和导弹能力,朝鲜已经完成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实战测试,“火星-15”号射程超过13000公里,可覆盖美国本土大部分城市。 除了“火星-14”“火星-17”这种中远程导弹,朝鲜战略火箭军还拥有多个导弹旅,具备多点打击能力,如果真的动手,美军首先要面对的不是胜利的号角,而是“多点开花”的核风险。 地形也不是美国愿意涉足的地狱游戏。朝鲜90%的国土是山地,地势复杂,适合游击战、防空战、地道战。 更关键的是朝鲜修建了大量深层地下掩体,核设施藏得极深,钢筋混凝土墙厚度据说超过60米。 常规钻地炸弹根本撼动不了,斩首行动?那得先找到目标在哪,再说怎么进去、怎么出来。 除了这些硬碰硬的难题,还有几道“软钉子”更让美国头疼,朝鲜身后那两个老大哥,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对朝鲜半岛的稳定都有直接利益。 从中国的角度看,朝鲜是个天然的战略缓冲区,如果美军把脚伸到鸭绿江边,中国东北、华北乃至华东的安全压力都会直线飙升。 历史上,中国为了保住这道屏障,不止一次出兵,从万历年间抗倭援朝,到上世纪的抗美援朝,逻辑很清楚:要把战争挡在家门外,现在这个逻辑没有变。 俄罗斯的算盘也不复杂,朝鲜半岛是它打通太平洋方向战略通道的前哨,一旦美军全面进驻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就会被压得透不过气。 冷战时期苏联极力插手半岛事务,就是为了制衡美国在日本的军事部署,今天俄罗斯依然有类似的战略盘算。 美国当然清楚这些。既要维持对朝的威慑,又不敢真的动手,那就只能玩一场“持久战”。 把朝鲜“塑造”成一个有威胁但可控的对手,逼着日韩加大军费,继续购买美制武器。 这样一来,美国既能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又能掌控日韩的战略方向,对美国来说,朝鲜既是麻烦,也是借口。 在军事层面,美国的选项其实越来越少。精准打击?情报不够,特种作战?风险太高。空袭核设施?可能得动用战术核武器,那动静就太大了。 真要开战,美国不仅要面对朝鲜反击,还得担心战争往中俄边界蔓延,更现实的是韩国首都首尔离朝鲜边境只有几十公里,完全在朝鲜传统火炮的打击范围内。 战争一爆发,首尔几乎无险可守,韩国人会同意?别忘了韩国国内的反美抗议从未断过,驻韩美军的存在也并非铁板一块。 经济也是个大问题。打一场没有资源红利的仗,光是军费就足以让美国财政吃不消。 伊拉克有石油,阿富汗有地缘通道,朝鲜呢?啥都没有,打完还得负责“重建”?美国国内的选票政治会答应? 所以,美国现在的策略就是维持“冷和平”。既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又要保持局势紧张。 2023年的《华盛顿宣言》,设立了美韩“核磋商小组”,加大了战术核武器在韩国的部署力度,都是为了“看得见地吓人”,但真要动用?那可不是说说就能办的事。 信息来源: 朝中社:绝不容许破坏朝鲜半岛和地区的实力平衡.--红星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