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自我介绍的时候,刚结束一位高🩸糖问题客户的食谱方案总结,她的🩸糖终于连续稳定在正常范围。
每当这种时候,总让我想起3年前那个躺在手shu台上惶恐不安的自己。
那时的我,是上海写字楼里又一个"996样本",三餐外卖,压力焦虑,情绪进食,到处✈️出差,凌晨2点的月光见证着我的加班。
直到亲眼目睹家人因肥胖并发症离去,直到独自躺在手shu台——这些瞬间像一记记重锤,敲醒了我。
更
可怕的是,我发现这样的故事正在批量复制。
比如我20多岁的妹妹被查出脂肪肝,身边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问降糖💊……
我们这代人,正在用健康置换生存。
在Y疗健康领域深耕的这7年,让我看清一个真相:
太多人追求这好看的皮囊,但忽略了健康的管理。
但即使追求健康管理,又停留在"指标管理"的阶段。
比如,给✂️肥的人吃水煮菜,却忽略了他们加班后的食欲失控,忽视压力下的情绪性暴食。
很多糖友,认为吃💊打Y岛素就足够了,却忽略了生活方式干预才是更基础、更根本的方案……
于是,我决定,也希望走一条更难的路:
成为同时掌握营养科学、运动力学、心理学的健康教练。
🍃「吃动平衡」四个字,希望能传递给更多人。
我始终相信"健康是1,其他都是0"。
但守住这个"1",需要的是可持续的"慢健康"🧘,
不是21天速成班,而是用四季轮回的耐心,重建身体与食物的信任关系。
🍃所以每次对话,我们做的D1️⃣ 件事从来不是计算卡路里,不是定目标体重。
而是一起解读体J报告上的隐忧,梳理生活里的压力源。
找到那些让你"明明很努力却总是失败"的隐形障碍。
以及你现在没发现,但未来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雷”💣。
🤝也期待听见你的故事。
也许在某个清晨,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份看得懂、做得到、不焦虑的饮食改善方案——
就像三年前,我多么希望有人能对手shu台上的我说:
“别怕,我们可以从改善饮食开始,慢慢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