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

初一爱说 2025-11-27 16:57:14

傻眼了吧,赴日旅游这就是不听劝的后果,去的潇洒,想回来可不容易了。航班取消买不到票的比比皆是。 在这个11月中下旬,很多人的朋友圈原本预告的是心斋桥的血拼战绩或者大阪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城堡,结果画风突变,最后都变成了一张冷冰冰的手机截图——“航班已取消”。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倒霉遭遇,而是数以万计甚至数十万游客共同经历的真实困境。 就在几天前,许多人行李箱都已经扣好了,甚至人已经在日本准备满载而归,手指在购票软件上滑了三天,除了一片刺眼的“售罄”和价格翻了几倍的中转机票,什么都刷不出来。 哪怕是手握积分兑换票的常旅客,甚至是大牌航司的高级会员,这次也没能幸免。 国航、东航、南航罕见地推出了全额退改政策,这种类似当年疫情初期的操作力度,一下子就把很多人搞懵了:说好的赏景购物,怎么就突然回不去了? 把时间轴拨回11月中旬,其实信号灯早就亮红了。那时候外交部和文旅部接连发声,甚至驻日使领馆都直接把话说到了明面上: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但在当时,不少沉浸在出行喜悦中的人,觉得这不过是“政治层面的例行公事”,我们普通老百姓旅个游,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关个人自由什么事?于是,那一双双腿还是迈了出去,觉得那些风险提示只是无关痛痒的背景音。 但现实往往比预想的要骨感得多。这次并不是简单的天气原因或者航司调度,根子出在了日本政界高层——根据最新的消息,源头直指11月中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的那番极其危险的发言。 硬生生要把台湾问题捆绑进日本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甚至叫嚣要动用集体自卫权。这哪里是口头上的冒犯,这是赤裸裸地踩在了大国核心利益的红线上。 底线一旦被触碰,建立在两国互信基础上的交通网络,自然成了最先断裂的那根弦。 这也直接引发了民航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撤退。从11月15日开始,一张庞大的停飞清单就开始在各个航司内部执行了。 数据是不会撒谎的,国内航司累计取消的赴日机票接近49.1万张,原本预订量的三成直接蒸发。 特别是天津飞大阪这种热门航线,六成以上的航班消失;南京往关西方向也砍掉了一大半,更有12条航线干脆直接全线停摆。 这笔账,受损的可不仅仅是被困在机场看着“航班取消”弹窗发呆的中国游客。日本那边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 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就在这事发酵后,极其依赖中国游客消费的三越伊势丹,股价应声暴跌超过10%,靠着代购撑起半壁江山的资生堂更是惨烈,跌幅超了11%。 日本经济界稍微一算账就心惊肉跳:如果这股流失潮止不住,哪怕中国游客的消费仅仅是“减少”,日本GDP可能就要面临0.36个百分点的拖累,这折合成钱,就是大约2.2万亿日元,整整1000亿人民币的窟窿。 此时此刻,那些因为酒店到期不得不支付高昂续住费的游客,那些攥着现金越花越少、因为没有余票而无法中转周边国家的旅人,终于在这个寒冷的11月明白了当初那句“避免前往”的分量。 原来,并没有什么绝对真空的“出行自由”,所有的岁月静好和想走就走,本质上都依赖于国家之间大环境的平稳。 当政治风向的风暴眼形成时,最先被余波扫到的,往往就是觉得自己与政治无关的普通人。 这次大规模的航班停运,算是一次代价昂贵的“避坑教学”——当国家都开始拿大喇叭喊前面有坑的时候,千万别觉得自己能是个例外。 毕竟,只有还没跳进坑里的人,手里才真正攥着回家的主动权。 信息来源:中日航线大范围停售!在日华语导游:下个月要带的内地团都取消了 2025-11-25 01:39·网易新闻

0 阅读:0
初一爱说

初一爱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