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进入朝鲜前,老美情报人员认为我军战斗力还不如朝鲜军,麦克阿瑟也被这情报给坑

银柳探影 2025-11-27 20:16:27

在我军进入朝鲜前,老美情报人员认为我军战斗力还不如朝鲜军,麦克阿瑟也被这情报给坑了。用情报人员的话说,我军基本是徒步行军,机动能力差,只会在夜间以极近距离上使用手榴弹、轻机枪、迫击炮进行攻击,通过吸引敌人火力,派小部队从背后或者侧翼进攻。每个师仅配备6~9门75毫米山炮,其火力投射很弱,投射距离也就在50~7000米左右。 1950年夏天朝鲜战争刚打起来,美军情报部门就把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放在一起比,结果得出结论:志愿军装备太差,战斗力肯定赶不上人民军。东京那边麦克阿瑟的情报头子威尔洛比天天给老麦克阿瑟汇报,说中国人要是真敢来,也就几万人顶天了,还都是步兵师,靠两条腿走路,没卡车没坦克,火炮少得可怜,一个师才配那么几门老掉牙的75毫米山炮,射程短得要命,顶多7000米,火力投射弱得不行。战术呢?情报说志愿军只会晚上摸黑打,靠手榴弹、轻机枪、迫击炮近距离扔,吸引正面火力,然后小股部队从侧翼或后面绕过去咬一口。听起来就是一支落后部队,机动性差,靠夜战和近战弥补装备不足。 这判断不是凭空来的,美军情报拿朝鲜人民军当标杆对比。1950年开战时,朝鲜人民军一个步兵师火力配置强得多,有几十门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上百门76毫米炮和122毫米榴弹炮,还有SU-76自行火炮和几百辆卡车,射程能到一万一两千米,机动性也强。全军算下来有150多辆T-34坦克、170多辆SU-76、100多门122毫米重炮,看起来正规得多,受过苏军训练,队列整齐,装备统一。美军一看,志愿军哪比得上?没空军、没重炮、没机械化运输,顶多就是些轻步兵,遇到美军飞机坦克根本扛不住。威尔洛比还反复把志愿军人数往下压,从几万压到几千,强调他们没空军掩护,一露头就被炸光。麦克阿瑟听这些汇报听得很顺耳,10月在威克岛见杜鲁门时拍胸脯说中国人来不了多少,来也翻不了天,圣诞节前肯定回家过节。11月24日他还亲自坐飞机沿着鸭绿江飞一圈,看不到大部队踪迹,就更信了情报,继续命令部队往北冲。 这情报错得离谱,主要就是美军太傲了,只看装备不看人。朝鲜人民军虽然重武器多,但开战后白天大摇大摆行军,目标太大,美军飞机一炸,坦克火炮丢了两三成,后期基本靠志愿军撑着。志愿军入朝时确实装备落后,一个师师属炮兵就那么几门75毫米山炮和少量迫击炮,步兵营团配的山炮野炮加起来也没多少,全靠骡马驮着走,汽车几乎没有,部队基本徒步转移。但美军没想到志愿军纪律严,隐蔽好,白天藏山沟里不动,晚上走小路,不走大公路,空军侦察机根本发现不了。战术上也灵活,夜战近战玩得溜,穿插分割快准狠,士兵耐力强,能扛着装备在山地急行军几十公里。结果11月25日志愿军一发起进攻,美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直接懵了,清川江一线崩得飞快,部队在零下几十度乱跑,坦克卡车堵路动不了,丢下一堆装备。 第二次战役打下来,联合国军退到三八线南边,损失几万人,美军才反应过来情报全错了,志愿军人数几十万,战斗力比人民军强多了,不是装备堆出来的,是靠战术和意志打出来的。麦克阿瑟还死鸭子嘴硬,说自己早知道,但杜鲁门受不了他公开顶撞有限战争政策,1951年4月直接把他撤职,威尔洛比也跟着滚蛋。这俩人情报失误害得联合国军吃了朝鲜战争最大一次败仗,从鸭绿江边被打回三八线,差点全线崩溃。战争后来僵持在三八线附近,1953年停战,基本回到原点。美军战后总结,很多报告都承认最大错误就是把志愿军看扁了,以为装备差就打不过,结果装备优势在山地夜战里发挥不出来,反而被志愿军牵着鼻子走。这事也让美军后来再评估对手时,不敢光看硬件了,得看人怎么用。

0 阅读:33
银柳探影

银柳探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