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饭局应酬中你去敬酒,两个领导都说让你先敬对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去年公司年会后的聚餐上,我就遇到过一模一样的情况。当时我刚入职半年,负责协助市场部和销售部的对接工作,饭桌上正好坐在市场部张总和销售部李总中间。轮到我敬酒时,我端着酒杯先看向张总,张总笑着摆手:“先敬李总,销售部今年业绩冲得猛,你们年轻人得多向李总学学。” 有关酒敬的事宜,我该如何应对? 去年公司年会后的聚餐,定在公司附近那家总飘着糖醋味的包厢里。 我刚入职半年,工位夹在市场部和销售部中间,每天不是给张总送报表,就是帮李总整理客户资料。 那天圆桌坐得挤,我被安排在张总和李总中间,桌上的清蒸鱼还冒着热气,我面前的玻璃杯壁凝着水珠,手指攥着杯柄,有点出汗。 酒过三巡,凉菜快吃完时,服务员提着酒壶过来,给每个人杯子添到七分满。 我知道该轮到新人敬酒了,深吸一口气,把椅子往后挪了挪,刚要起身。 左手边的张总先放下了筷子,他指了指我右边的李总,嘴角带着笑:“先敬李总,销售部今年业绩冲得猛,你们年轻人得多向李总学学。”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把我架在中间吗?转头看向李总,果然,他也摆了摆手,杯底在桌面上轻轻磕了一下。 “哎,张总你这就客气了,”李总声音洪亮,“市场部方案做得扎实,没有他们前端铺路,我们哪能卖得动?小周先敬张总才对。”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我站在中间,感觉脸颊发烫,手里的酒杯晃了晃,酒液差点洒出来。 这时候突然想起入职培训时,带我的王姐说过一句话:“敬酒看的不是顺序,是心意到不到。” 我定了定神,双手把酒杯举到胸前,先朝着张总那边偏了偏,又转向李总,腰微微弯着。 “两位领导别谦让了,”我尽量让声音稳一点,“我刚入职半年,写第一个方案框架时,是张总您拿红笔给我改了三版,连标点符号都标出来;上次跟李总您去见那个难缠的客户,您看我紧张,偷偷在桌子底下给我递了张写着‘别急,听他说完’的纸条——今天这杯,我先敬两位前辈对我的指点,也敬市场部和销售部今年的默契配合,我干了,您二位随意。” 说完我仰头把杯里的白酒喝了,辛辣的味道从喉咙烧到胃里,但眼睛没敢眨。 张总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伸手拍了拍我肩膀:“这丫头,平时看你闷不吭声,倒挺会说话。” 李总也端起酒杯,抿了一大口,对张总说:“还是你们部门的人会带,我们那几个小伙子,敬酒就只会说‘我干了您随意’。” 后来散场时,我去洗手间洗手,镜子里的自己脸颊红扑扑的,手里还捏着那个空酒杯——杯壁上,之前被我攥出的指印还清晰可见,像一圈浅浅的年轮。 过了段时间部门评优,张总在会上提了一句:“小周沟通能力不错,上次聚餐就能把两边关系协调好,这种意识在职场很重要。” 我才慢慢明白,当时我以为的“推让”,其实不是领导在为难新人。 张总提销售部业绩,是不想让市场部显得居功;李总夸市场部方案,是知道协作离不开彼此——他们早就习惯了这种互相抬举的分寸,反倒是我太紧张,把简单的人际互动当成了需要“选边站”的考题。 新人总怕做错事,其实职场里很多“规矩”,考验的不是你记不记得住顺序,而是你能不能透过表面的客套,看到背后的关系和需求。 就像那天的酒杯,你攥得越紧,越怕洒出来,反而容易手抖;倒不如稳稳托住,承认两边的好,既给了别人面子,也没委屈自己。 现在再遇到需要敬酒的场合,我不会急着问“该先敬谁”,而是先想想,对方最近有没有帮过我,或者哪个部门跟我们有过协作,把“顺序”变成“感谢”,把“选择”变成“共赢”。 毕竟,职场不是单选题,有时候,承认两边的价值,比选对一边更重要。
问:饭局应酬中你去敬酒,两个领导都说让你先敬对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去年公司年会
青雪饼干
2025-11-27 21:46:44
0
阅读:41
UC用户
这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