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日本20家核心企业的对华经贸之行,说黄就黄了。   原

天空叙史啊 2025-11-28 13:47:29

热议! 日本最新通报   日本20家核心企业的对华经贸之行,说黄就黄了。   原定 11 月 25 日出发,丰田、索尼、三菱重工这些行业龙头都在名单里,临门一脚却被紧急叫停。 这这事儿看着突然,其实扒开来看全是早有预兆的连锁反应,说白了就是日本自己先把合作的根基给晃松了,这趟本该热热闹闹的经贸之旅自然只能半路刹车。 这20家企业可不是随便凑的草台班子,丰田、索尼、三菱重工这些名字往名单上一放,就知道分量有多沉——基本上是日本制造业和科技业的半壁江山,手里攥着汽车、半导体、高端装备这些实打实的硬家伙。 原定 11 月 25 日出发,按说这个时间点选得挺有心思,刚好赶在年底前冲刺一波合作,毕竟中国市场对这些企业来说早就不是“可选项”而是“命根子”。 就说丰田,前两年还喊着要从“适应中国”转向“由中国定义”,把研发决策权都搬到了中国,让中国工程师主导新车开发,可即便这么上心,2024 年在华销量还是比巅峰时少了不少,本指望这次访问能谈下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深化合作,结果全白忙活。 索尼更不用说,刚花力气把在华的游戏机业务改成全资运营,PS5在中国卖得正火,眼看能借着这趟行程敲定更多游戏内容引进,现在也只能先搁一边。 要说这行程黄得冤吗?表面看企业们确实委屈,毕竟生意归生意,政治归政治,可谁让日本政府偏要把两者拧成一股绳。 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番涉台错误言论,直接踩了中日关系的红线。 要知道台湾问题从来都是碰不得的硬规矩,之前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刚达成二十项共识,还说要加强供应链合作、推进汽车领域对话,结果这边共识的墨迹还没干,那边就开始说些破坏关系的话,这合作的氛围早就被搅得稀碎。 中方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早不是停留在口头警告的层面。 先是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北海道的渔民天天守在首相官邸门口请愿,毕竟之前扇贝一年能往中国卖两百多亿日元,现在直接归零,日均损失随便算算就是一笔巨款。 紧接着旅游业先凉了半截,50 万张赴日机票被取消,酒店退订潮一波接一波,日本观光厅预估 11 月中国游客得暴跌七成。 文化交流也跟着受牵连,“东京-北京论坛”延期了,徐州代表团去爱知县的访问也取消了,连《蜡笔小新》这类日本电影都暂缓上映。 毕竟经贸合作从来不是孤立的,当文化、旅游这些“软连接”都断了,硬邦邦的商业谈判自然没法往下走。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经济本来就扛不住这种折腾。 前三季度刚因为美国加征关税,货物出口环比掉了1.2%,外需直接拖了经济增长的后腿。 七大汽车制造商上半年光关税损失就快一百亿美元,日产、马自达这些车企早就亏得底朝天,丰田一年的损失更是够养活一堆小微企业。 偏偏这时候国内破产企业还在蹭蹭涨,10 月单月就有九百多家企业倒下,九成都是扛不住成本压力的小微企业。 这种节骨眼上,本该抱紧中国这个大市场救命,结果政府反而主动把路堵死了,这些核心企业就算想硬着头皮来,也得掂量掂量回去怎么跟股东交代。 日本政府后来也不是没察觉不对劲,高市早苗赶着改口说“没资格认定台湾地位”,可这话听得谁都明白是权宜之计。 毕竟她一边放软话求着恢复合作,一边还在琉球群岛部署导弹,防卫费想提到 GDP的2.5%,连“无核三原则”都想改。 这种“两面派”做法怎么可能让人信服?中方直接追问“到底认不认可一个中国原则”,这话算是问到了根子上。 说到底,这事儿真怨不得别人,毕竟谁也不会跟一个一边想赚自己钱、一边又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伙伴真心合作。 这些日本企业要是真想打开中国市场,与其忙着收拾行李,不如先劝劝自己的政府:别再把政治算计掺进商业合作里,毕竟生意场上,诚意才是最值钱的通行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天空叙史啊

天空叙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