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全面准备,全面铺开。我们没有好犹豫的? 日本在搞战俘处理法,研发万能型血浆,要干什么?就是要与我们决战。 不会客气小日本。 日本在战俘处理法修订和万能血浆研发上的动作,不是孤立的军事调整,而是系统性备战的信号。 战俘处理法表面针对“海外公民保护”,实则为未来可能的冲突预设规则——回想二战时日军宁死不降的“玉碎”传统,如今却要规范战俘管理,这种转变本身就暗含对高强度战争的预判。 万能血浆号称“救命神器”,可脱离血型限制的特性,分明是为大规模伤亡准备的应急方案,结合其在西南诸岛扩建弹药库、改造民用港口为军事补给点的动作,分明是在模拟本土被打击后“全民皆兵”的总体战模式。 历史总账未清,现实动作却在加速。从教科书把“侵略”改成“进出”,到靖国神社年年招魂,日本用八十年时间把3500万中国军民的血债稀释成“历史争议”。 现在年轻人连“随军慰安妇”都学不到,却在教材里读到“自卫战争解放亚洲”,这种集体记忆的篡改,本质是为新一轮军事冒险铺路——当国民不认为祖辈的侵略是罪恶,自然不会对重蹈覆辙有心理负担。 就像1945年百万日军毫发无损回国,战犯冈村宁次被奉为座上宾,今天的日本右翼仍在复制这套逻辑:只要不承认战败,就能把侵略史翻篇。 防卫预算突破2%、F-35基地前移、核掩体建设提上日程,这些不是“专守防卫”的范畴。2025年首相高市早苗公开要改和平宪法,把自卫队变国防军,背后是整整一代人对“战败国”身份的抵触。 他们嘴上喊着“和平国家”,却在琉球群岛部署进攻性导弹,在台海问题上挑衅“敌国条款”,甚至想借美国撑腰否定《波茨坦公告》。这种一边淡化历史罪责、一边扩充军备的双轨策略,和1930年代军部崛起时的剧本如出一辙——用“受害者叙事”煽动民粹,用“正常国家”包装野心。 最危险的是,日本在测试中国的底线。从否认南京大屠杀人数,到把卢沟桥事变说成“双方冲突”,他们深知历史问题是中国的逆鳞,却故意用教科书、靖国神社反复刺痛。 现在搞战俘法和万能血浆,更是在传递信号:我们准备好打仗了,你们敢接招吗?看看德国战后的忏悔与和解,再对比日本的篡改与扩张,就明白这个国家从未真正接受战败。 14年抗战的血教训摆在眼前,当对方连侵略都不承认,我们有什么理由对“和平”抱有幻想? 日本的“全面准备”,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颠覆战后秩序。从历史修正到军事松绑,从篡改教科书到研发战时血浆,每个动作都在为“再次出发”铺路。 他们算准了中国重和平、讲法理,却忘了伤疤未愈的民族最记仇——3500万伤亡的数字刻在纪念碑上,731部队的罪证存在博物馆里,这些不是可以谈判的“历史争议”,而是必须清算的血债。 当对方连投降书都不真正承认,我们除了做好最坏准备,别无选择。这不是好战,而是对历史的交代,对子孙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