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嫁女儿,给亲家列了7条要求!大家帮看看,这算过分吗? 聘礼要18万8,到时候会回给闺女16万8,剩下的2万专门给俩孩子买结婚礼服,聘礼这事儿规矩得有,不能少。得有一套单独的婚房,让小两口自己住,别跟老人挤一起,免得日后闹矛盾,首付双方父母能帮衬就帮衬,房贷让他们小年轻自己还,也能让他们有奋斗的劲儿。 姐姐嫁女儿那天,她在饭桌上铺开纸,笔尖在“聘礼”两个字上顿了顿。 桌上摆着女儿三岁时穿红棉袄的照片,嘴角沾着奶油,那是她第一次说“要嫁给会给我买草莓蛋糕的人”。 现在那个“买蛋糕的人”要上门提亲了,姐姐说“得把丑话说前头”,手里的笔却一直在抖。 亲家公提着水果篮进门时,姐姐把写好的纸折了三折,塞进围裙口袋。 客厅的日光灯管嗡嗡响,女儿坐在沙发边削苹果,果皮连成一条线,快断的时候突然抬头看她妈,眼神里有话,没说。 晚饭吃到一半,姐姐把纸拿出来,推到亲家面前。 “七条,您看看。” 第一行是聘礼18万8,亲家公的筷子顿在半空,姐姐赶紧补充:“回16万8给孩子,剩下2万买礼服——您看这龙凤褂得量身定做吧?” 她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婚纱店海报,那是上周偷偷带女儿去看的,女儿说“妈,太贵了”,她当时没吭声,现在却把这2万算进了“规矩”里。 第二条是婚房,姐姐写“单独住,首付双方量力而行,房贷小的自己还”。 亲家母插话说“我们老房子能腾一间”,姐姐摇头:“去年我去侄女家,小两口跟公婆住,为谁拖地吵到半夜——不是信不过您家孩子,是怕日子久了,牙膏从中间挤还是从尾巴挤,都能成架吵。” 她没说的是,自己当年跟公婆住了五年,每次做鱼都得放糖,因为婆婆爱吃,其实她女儿随她,吃不了甜。 亲家公看完没说话,掏出手机拍了张照片。 女儿突然站起来:“妈,要不别写这么细了?” 姐姐瞪她一眼,心里却虚——上周跟闺蜜打电话,闺蜜说“现在谁还兴要聘礼”,她当时怼回去“没规矩不成方圆”,但此刻看着亲家母泛红的眼眶,突然想起自己结婚时,婆婆只给了一对银镯子,她妈偷偷塞了张存折,说“别让人家觉得咱好欺负”。 原来当妈的心,都是这么一代代传下来的,只是当年她觉得妈“过分”,现在自己却成了“过分”的那个? 姐姐为什么非要这18万8? 不是图钱,是上个月去医院,医生说她膝盖要做手术,她没告诉女儿。 她怕自己以后帮不上忙,这16万8至少能让女儿在婆家腰杆硬点——“手里有钱,吵架了能自己住酒店,不用哭着回娘家”,这话她没写在纸上,却在心里念了一百遍。 那2万买礼服,是因为女儿试穿龙凤褂时,镜子里的姑娘眼睛发亮,她突然想起自己结婚时穿的是租来的红棉袄,袖口还有个洞,当时觉得挺好,现在却想把所有没给女儿的,都塞进这“规矩”里。 亲家公第二天打电话来,说“七条都依”,姐姐挂了电话,在女儿的婚纱照片前坐了半小时。 小两口现在搬进了两居室,房贷每个月要还八千,女儿偶尔抱怨“压力大”,但视频里总笑着说“妈,今天我们自己做了鱼,没放糖”。 要是再有人问“嫁女儿要不要列要求”,她会说“把你的理由说清楚——不是‘规矩’,是‘我怕她受委屈’,对方能懂”。 前几天整理旧物,翻出姐姐当年的红棉袄,袖口的洞还在。 女儿抱着孩子凑过来看:“姥姥,你当年结婚,奶奶给了银镯子,你妈啥反应?” 姐姐笑了,指着那个洞:“我妈说‘这洞得缝上,不然婆家以为咱不讲究’——你看,当妈的都一样,手里攥着针线,想缝住所有可能让孩子疼的地方,却忘了线太密,会勒得人喘不过气。” 那七条要求现在压在女儿的抽屉最底层,上面压着孩子的出生证明,旁边是那张沾着奶油的三岁照片。 原来所谓“规矩”,不过是当妈后,把“我爱你”三个字,拆成了柴米油盐的形状
我姐嫁女儿,给亲家列了7条要求!大家帮看看,这算过分吗? 聘礼要18万8,到时候
奇幻葡萄
2025-11-28 16:44:59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