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一番操作猛如虎,结果却把自己送进了包围圈。首相高市早苗还在等着美国撑腰,殊不知中美俄法已经悄悄站到了一起,五常里就差一个英国了。 最近的日本,确实跳得很高。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简直把“语不惊人死不休”当成了座右铭。 不仅三番五次叫嚣可能武力介入台海,甚至还想动一动“无核三原则”的念头。 她的搭档,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也没闲着,直接证实要在距离台湾仅110公里的与那国岛部署导弹。 嘴上说着这是“防御需要”,可谁都看得出来,这刀子都快抵到别人家门口了。 面对这种近乎疯狂的挑衅,中方的反应快得惊人,也狠得惊人。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1月24日的表态,直接把日本的行为定性为“刻意制造地区紧张”,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真正让局势发生逆转的,是王毅外长。11月23日,王毅外长的话说得极重,直指日本的言行是“公然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中方必须坚决回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外交警告了。 王毅外长直接把《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这两份奠定战后秩序的国际法文件拍在了桌上,重申台湾归还中国的法理事实。 更厉害的是,他还留下了一句分量极重的话。 如果日本执迷不悟,那么“一切正义国家有权对其历史罪行再清算”。这句话,简直就是向全球吹响了集结号。 不得不说,王毅外长真是个中高手,尤其是在运用历史法理和多边外交方面,总能打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组合拳。 高市早苗恐怕还在琢磨怎么抱紧美国大腿,中国的“反包围圈”却已悄然成型。 最先给出明确回应的,是俄罗斯。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向来快人快语。 她11月27日的表态,就像一把尖刀,精准地扎向了日本的痛处。 扎哈罗娃不仅警告日本在冲绳等地部署进攻性武器“损害地区安全”,还直接点出,如果日本敢修改“无核三原则”,将引发“不可逆转的后果”。 这还没完,早在11月20日,她就敦促日本要好好汲取1945年的战败教训,别忘了自己的和平宪法。 这种毫不留情的敲打,等于是在告诉全世界,俄罗斯在维护二战成果上,和中国站在一起。 如果说俄罗斯的表态在预料之中,那最让高市早苗傻眼的,恐怕还是美国。她心心念念的“盟主”,这次却没按她的剧本演。 11月24日,中美元首通话足足一个小时。中方明确强调,“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秩序组成部分”。 而特朗普的回应也很有意思,他说“理解台湾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 对比之下,特朗普与高市早苗的通话,仅仅25分钟就草草结束,而且美方压根就没公开支持她的涉台言论。里外里,亲疏远近,一目了然。 更绝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还悄悄撤走了部署在驻日岩国基地的“堤丰”导弹系统。 这个动作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美国根本不想被日本拖下水,主动规避卷入冲突的风险。 法国人向来嗅觉灵敏,这次也没让中国失望。 就在全球目光聚焦东亚之际,法国总统府11月26日官宣,马克龙将于12月3日开启访华之旅。 这个时间点选得太有水平了。更重要的是,在宣布访华的第二天,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就主动与王毅外长通话。 明确重申法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正当立场。 至此,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里,俄、美、法三国,都用各自的方式,对中国的立场表达了理解或支持。 一个清晰的画面浮现出来: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已经被外交孤立了。 中国的布局,远不止于争取大国支持。在王毅外长向全球发出“清算”号召之前,他刚刚结束了对中亚三国的访问。 11月19日至22日,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这三个中国的重要邻国,在与中方发表的联合政治文件中。 白纸黑字地写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这种支持不是空口白话。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额已经突破8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15%。真金白银的合作,才是最牢固的关系基础。 现在,五常里就只剩下英国没有明确表态了。 不过,英国首相斯塔默也计划访华,伦敦方面也批准了中国大使馆的新建项目,关系正在修复的节骨眼上,英国大概率不会为了日本而得罪中国。 高市早苗可能还在为自己的“强硬”沾沾自喜,甚至在日本国内,前首相野田佳彦等人都批评她外交无能。 她根本没看明白,世界早已不是那个任由日本胡来的世界了。 从11月19日王毅访问中亚,到27日俄法相继表态,短短一周多时间,中国以外交为剑,以法理为盾,织出了一张针对日本军国主义倾向的天罗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