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可以让人看到人性,触动心灵的一本书《追风筝的人》

紫色罗兰 2024-04-25 06:12:32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今日看到第十三章。

从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这两章的主要内容是:

阿米尔与爸爸偷渡到美国之后,适应了从富有到贫穷的生活。“爸爸”工作日是在加油站上班,每个周末又与成年的阿米尔在阿富汗人的跳蚤市场倒卖二手商品。

在这里,我不禁要感叹一下,阿米尔的爸爸,真的太绝了[赞]无论大起大落的生活,还是偷渡时那种与粪便共处的恶劣环境都无法剥削他对生活的积极热爱。[赞]这一点与《老人与海》的主人翁极其相似。

难怪拉辛汗知道一切依然敬阿米尔的父亲“是一条真汉子”。

我们到美国仅一个月之后,爸爸在华盛顿大道找到工作,在一个阿富汗熟人开的加油站当助理—他从我们到美国那天就开始找工作了。每周六天,每天轮班十二小时,爸爸给汽车加油、收银、换油、擦洗挡风玻璃。有好几次,我带午饭给他吃,发现他正在货架上找香烟,油污斑斑的柜台那端,有个顾客在等着,在明亮的荧光映衬下,爸爸的脸扭曲而苍白。每次我走进去,门上的电铃会“叮咚叮咚”响,爸爸会抬起头,招招手,露出微笑,他的双眼因为疲累而流泪。

这段话不仅写出了,阿米尔爸爸刚到美国的那一天就开始工作,那种积极生活的热情与对工作尽心尽力的责任心;也为后来父亲因癌症去世而埋下伏笔。

第十二章,“父亲”与所有中国父母一样,舍不得浪费工作的时间去医院,舍不得花钱治病。累得晕倒口吐白沫,仍然倔强地工作赚钱。

我记得那段岁月出现了很多“第一次”:我第一次听到爸爸在浴室里呻吟。第一次发现他的枕头上有血。执掌加油站三年以来,爸爸从未请过病假。又是一个第一次。

前面的很多章对父亲的描写是很少的,而且多次表达了与父亲关系僵硬疏离。但从这两章的叙述来看,阿米尔对“爸爸”的感情是很细腻很深厚的,他总是细心地观察到很微小的细节。

而他的父亲也在逝去之前帮他娶到了心仪的姑娘。

他挂上电话。我们看着对方。我突然笑起来,爸爸也跟着加入。

这是唯一一次父子俩自然放松地同频愉悦,像两个神交已久的知音那样。

阿米尔的眼光很好,索拉雅是一个好妻子,好女人。她对阿米尔罹患癌症的父亲悉心照料,对阿米尔也理解和崇敬。

“这太他妈不公平了。”她嚎叫道。 “忘掉就好。” “她们的儿子晚上到酒吧鬼混,寻欢作乐,搞大女朋友的肚子,未婚生子,没有人会说半句闲话。哦,他们只是找乐子的男人罢了。我不过犯了一次错,而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开始谈论清白和尊严,我一辈子将不得不背负这个罪名,抬不起头来。”

这就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剧,这个社会总是对人有双重标准。希望别人做到真善美,能够慷慨解囊,自己却撰紧口袋还要从别人手里抢来资源。看到别人做不到会道德绑架,自己做不到却能够找一万个理由。

对大多数男性来说,他们只看你拥有的东西。他们是物质和权利的拥护者。事实上,绝大部分人类都是。

只有获得那些东西,才能走自己的路。

“一连好几个星期,我都没有出门。而当我走出去的时候,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听到有人窃窃私语,或者那是想象出来的。四年过去了,那个地方离这儿三千英里,而我还能听到这些话。” “让他们去死。”我说。

我亲亲她的脸颊,驶离路边。我边开车边寻思自己何以与众不同。也许那是因为我在男人堆中长大,在我成长的时候,身旁没有女人,从未切身体会到阿富汗社会有时对待女人的双重标准。也许那是因为爸爸,他是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遵从还是拒绝。

上层社会看不到很多黑暗与不公平的东西,所以更加单纯较真。

但是底层社会,这些黑暗与不公平却是遍地走的跳蚤,甚至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

如果身处底层,就努力寻找底层的行为逻辑,相信这样能活得更清醒,清醒即自在。

以上,我是铃兰深度阅读,好书可以让人看到人性,了解人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活。明日继续阅读,与友们共勉[玫瑰]

0 阅读:5
评论列表

紫色罗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