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江苏下馆子就点这6道菜,是“淮扬菜之魂”,一看就是行家

小菲美食日记 2024-03-24 18:46:50

小菲美食,专注分享食材选购技巧/各地美食文化/饭店家宴菜品/美食趣闻。本文由小菲美食原创,希望大家先点上方“关注”再阅读,好文将至,不要错过。

江苏是个好地方,经济发达,风景秀丽,满大街的江南美女,这里的美食让人吃不完、吃不厌、吃不够,几乎能够满足吃货朋友们关于美食的所有想象。

江苏菜,简称苏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江苏菜又包括金陵菜、苏锡菜、淮扬菜等多个地方菜系,其中淮扬菜最为有名。

淮扬菜,又叫维扬菜、扬州菜,发源于扬州和淮安,是我国最早传统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在隋朝就被誉为“东南第一佳味”,后来还被作为国宴菜,闻名全国。

外地人来江苏,必须要品尝淮扬菜才不遗憾,下面就为大家推荐6道淮扬菜。

一、拆烩鲢鱼头

拆烩鲢鱼头是扬州的传统名菜,淮扬菜系的代表,当地人对这道菜的认可度非常高。

这道菜起源于清末,相传是当时扬州一个吝啬的财主为了省钱,让厨子把没用的鱼头,拆骨留肉,加入佐料,用鸡汤炖煮后,让工人吃的,没想到这道菜很是鲜美,慢慢便成为了扬州的一道名菜。

这道菜制作起来比较复杂,先要将鲢鱼头一分为二,处理干净后,放入锅中大火煮制骨肉分离,拆下鱼肉,再爆香葱姜,加入鸡汤,放入鱼头肉炖制而成,烹饪时,还可以加入蟹肉、虾子、鸡肉、冬笋、香菇等食材,口感更佳。

这道菜,鱼肉鲜嫩入味,汤汁咸鲜味美,非常好吃。

二、三套鸭

江苏人对鸭子情有独钟,比较出名的有南京的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和扬州的三套鸭,扬州的三套鸭历史悠久,后来逐渐传到外地,很多菜系中都有类似的做法,如河南的名菜——套四宝。

“三禽一簋世无双,鹜套家鸭鸽内藏。层出不穷尝多味,骑鹤楼头忘故乡”,古人这样形容三套鸭。

三套鸭,选用家鸭、野鸭、鸽子为主要食材,一个套一个,像套娃一样,然后做成菜肴。

在选材方面非常讲究,鸽子在最里面,要选择几个月大的鸽子,太嫩的不经炖,太老的炖不烂,野鸭子要选择稍微小一点的,太大的套不进去,最外面的家鸭要选择三四斤重的公鸭子。

要先把家鸭、野鸭小心去骨,入骨过程中不能使其破皮,一个套一个,缝隙中塞入冬笋、火腿和其他调料,放入锅中文火慢炖而成。

这道菜软烂入味,汤鲜味美,吃完一层又一层,一次非常神奇的美食体验。

三、清炖蟹粉狮子头

清炖蟹粉狮子头在淮扬菜中地位颇高,国宴菜品之一,当地招待贵客的常备菜肴。

蟹粉狮子头看似简单,实则做法考究,与其他地方的狮子头、丸子做法大有不同。

这道菜选用五花肉、螃蟹、青菜为主要食材,螃蟹上锅蒸熟,取出蟹肉和蟹黄,选用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先将猪肉去皮,然后切成小丁,千万不能剁成肉末,加入螃蟹肉和马蹄,倒入葱姜水搅打上劲,手上蘸上水淀粉后将肉团成团,放入锅中文火炖制2小时,盛入容器中,把蟹黄放到狮子头上点缀,加入清汤,上锅再蒸10分钟即可享用。

品尝这道菜,最好用勺子吃,松而不散,肉香浓郁,肥而不腻,鲜美可口。

四、软兜长鱼

江苏地区盛产鳝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当地人喜欢,而最出名的做法莫过于软兜长鱼,这道菜入选江苏十大名菜。

制作软兜长鱼并不复杂,要选用毛笔杆粗细的鳝鱼,锅中放入葱姜、陈醋、食盐,再用网兜装入鳝鱼入锅焯烫(这也是软兜二字的由来),然后用竹签划开鳝鱼,去掉内脏,留下脊背肉,然后锅中放入猪油烧开,放入鳝鱼,加入料酒、生抽、白糖,翻炒成熟即可。

一热胜三鲜,这道软兜长鱼必须趁热吃,香气浓郁,口感滑嫩,这道菜价格较高,一盘一二百。

五、松鼠鳜鱼

松鼠鳜鱼也是闻名全国的淮扬菜,入选江苏十大名菜。相传是乾隆下江南时,当地厨师做给乾隆吃的,深得乾隆赞许。

松鼠鳜鱼做法细致,清代书籍中这样记载其做法——“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先将桂鱼处理干净,去头去骨取出两大块鱼肉,然后小心划刀,斜切成菱形肉条,加食盐、料酒腌制去腥,然后拍上干淀粉,放入七成热的热油里炸制定型盛出,鱼头也炸制一下放入盘中,然后用番茄酱、糖、醋熬成酱汁,浇到鱼身上即可。

这道菜,造型美观,金黄诱人,酸甜适口,肉质鲜嫩,油而不腻,非常值得一试。

六、文思豆腐

豆腐是各个菜系都收录的食材,但若论高大上,当属江苏的文思豆腐,这是淮扬菜的代表菜,享誉全国。

为何叫文思豆腐?古书上这样记载——“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这道菜是由寺院里文思和尚所创。

文思豆腐,选用豆腐、冬笋、火腿、香菇等为主要食材,关键在于刀功,豆腐切成头发丝粗细的豆腐丝,先将除豆腐外的食材切丝煮熟备用,然后依次放入鸡汤中煮开,加调料调味即可。

这道汤,咸鲜可口,滑嫩入味,入口即化。

以上,便是6道地道淮扬菜,您吃过几道呢?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感谢各位关注支持!

(本文为小菲美食原创,未经许可,禁止抄袭、删改、挪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