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武汉,工人顶着38℃高温工作,可他们却感觉很凉爽,原来,他们每

南风意史册 2025-09-03 10:40:09

“上人民日报了!”武汉,工人顶着38℃高温工作,可他们却感觉很凉爽,原来,他们每个人都把“空调”穿在了身上,微型风机轻转,体感温度瞬间下降到28℃!工人坦言,穿上就不想脱了,太爽了,干活都更有劲了   “你摸这钢筋,烫得能煎鸡蛋!”2025 年7月中旬武汉的一个工地里,钢筋工老张(化名)伸手拍了拍滚烫的钢筋骨架,自己后背却干干爽爽。   绿色工装背后两个巴掌大的风机 “嗡嗡”转动着。去年夏天他还因为中暑晕在工地上,现在绑着钢筋干一上午,额头上只有一层薄汗:“这‘空调衣’简直是救命的!穿上就不想脱了。”   这让老张直呼“救命”的装备,是老板的“营救措施”。2024年夏天,他的工地接连有 3 名工人中暑晕倒。   当他赶到工地医务室时,看见工人们满脸通红地躺着,嘴里还念叨着 “钢筋太烫”“喘不上气”。“光发藿香正气水、绿豆汤根本不够,得找能让工人真正凉快的东西!”   他立刻托朋友打听降温装备,听说市面上有“空调衣”,当天就带着后勤主管动身,跑遍了广州、宁波、苏州三个生产基地。   在广州的厂家,试穿的第一款空调衣风机噪音很大,说话都听不清;宁波的第二款电池支撑 2 小时,根本不够一天干活用;直到在苏州的车间试到第三款,后背双静音风机,风力能调节,电池充一次能用 8 小时。   篮板当场拍板:“就它了!工地所有户外作业的工人,一人一件!”   今年5月,200 件空调衣刚送到工地,老板就组织工人开培训会:“风机滤网每周要清灰,电池放在充电棚统一充,千万别省着不用!”   他特意在工地角落搭了个遮阳充电棚,拉了10 个插座,还安排专人负责看管电池。电工记得第一次穿衣服工作的场景:“爬电线杆时后背有风往上吹,汗一下子就干了,以前汗流进眼睛里睁不开,现在干活比啥时候都利索。”   很快,工地上的空调衣成了“香饽饽”。负责材料运输的小王总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塞进工具包:“背着风机跑上跑下一点不沉,比往身上搭湿毛巾凉快多了,还不沾身。”   连工地对面小卖部的陈大姐都发现了变化:“以前工人们买冰镇矿泉水都是一箱箱搬,现在一天就卖十几瓶,都说穿上衣服不渴了,脸上也多了笑模样。”   更意外的是,周边的快递网点和小建筑公司也跟着“跟风”。快递员小李网购了同款空调衣后,派送效率明显提高:“以前中午 12 点到 2 点根本不敢出门,现在顶着太阳送件也不觉得闷,一天能多送 20 多个包裹。”   隔壁一家小建筑公司的老板也买了 50 件,笑着说:“看王老板的工地没人中暑,工程进度还快,这点钱花得值!”   现在老张,每天收工第一件事就是把空调衣擦干净,再把电池送到充电棚:“老板花心思给我们弄这么好的装备,我们干活更得卖力,把房子盖得结结实实的。”   在武汉越来越热的夏天里,这些绿色的“移动空调” 成了工地上最亮眼的风景。   它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而是老板对工人的贴心牵挂,更是工人安心干活的底气。   当企业把工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工人自然会以真心回报,这才是城市建设中最温暖的力量。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武汉汉南大桥建设者把空调“穿”到身上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0
南风意史册

南风意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