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一度声称“歼-20是歼-10改的”,为何

冷紫叶 2025-09-27 15:34:37

中国最“不靠谱”的专家,公然在央视忽悠,一度声称“歼-20是歼-10改的”,为何还能爆火多年? 这位被称作“最不靠谱”的专家,其实是前海军少将张召忠,他在央视说“歼-20是歼-10改的”,非但没被指责,反而爆火多年,核心就在于这番话成了“战略忽悠”的经典操作,把美国智库和军方都绕进了误区。 2011年,歼-20首飞前,外界对中国隐身战机的猜测早就满天飞,但没谁真把这事当回事,美国防长盖茨那会儿还笃定,中国2020年前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机,五角大楼发言人更直白,说中国人连第四代战机都没玩明白。 这种傲慢不是没道理,当时中国空军主力还是歼-7、歼-8这类老机型,和美国的F-22差着代际鸿沟。 就在这节骨眼上,张召忠在央视抛出了“歼-20是歼-10改型”的说法,这话听着离谱,却正好踩中了西方的固有认知。歼-10作为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四代机,当时已经公开多年,性能参数被研究得透透的。说歼-20是它的改进型,等于告诉外界“中国没能力从零搞出五代机,只是在现有基础上修修补补”。 美国智库果然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了,《航空周刊》一开始还质疑歼-20的照片是伪造的,后来虽然确认存在,却跟着猜它是F-22前机身加T-50后机身的拼凑品,发动机还得靠俄罗斯提供,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更直接,说中国是抄了俄罗斯的技术才搞出这玩意儿。 没人往“全新自主研发”的方向想,毕竟“改进型”的说法有“专家背书”,还符合他们对中国军工的偏见。 这种误导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战略判断,他们觉得既然是“歼-10改”,那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肯定比不上F-22,甚至连发动机都得卡脖子。直到2011年1月11日,歼-20在成都一飞冲天,整个西方才傻了眼。 要知道,那天盖茨正好访华,这记“空中惊雷”把美国的预判彻底炸碎了,后来美国国会的报告里不得不承认,他们完全低估了歼-20的研发速度,原本以为2012年才会试飞,结果早了整整一年。 等歼-20的真实性能逐渐公开,大家才回过味来,张召忠当年的话有多妙,歼-20那标志性的鸭翼布局、全动垂尾,还有内置弹仓设计,和歼-10根本不是一回事。 作为重型隐身战机,它的航程、载弹量和态势感知能力,都是轻型机歼-10没法比的,两者从设计理念上就差着代际。国防部后来明确说了,歼-20是具备高隐身性、高机动性的新一代战机,承担的是“踹门”角色,负责敲掉对方的雷达和防空体系。 这哪儿是什么“改进型”,分明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跨越式突破。 这波“战略忽悠”成了张召忠爆火的起点,网友给了他个“局座”的外号,觉得这老爷子表面“不靠谱”,实则“藏得深”,加上他说话接地气,不像其他专家那样端着,总能把复杂的军事知识讲得跟拉家常似的,很快就在网络上圈了一大波粉。 更关键的是,后续的事实不断给这波操作“盖章”,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四机编队亮相,还首次打开弹仓展示挂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五代机身份。同年国防部宣布歼-20列装作战部队,和歼-10C、歼-16组成“铁三角”搭档,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作战能力。 这些画面传到网上,再回头看当年那句“歼-10改”,大家越品越觉得高明,既掩护了歼-20的研发进程,又给对手挖了个认知陷阱。 美国那边后来也间接承认了被误导,《福布斯》周刊就曾发文,说歼-20的出现让美国空中无敌的梦想破灭了,甚至呼吁重启F-22生产线,要是当初没被“改进型”的说法带偏,他们或许能早点调整战略,不至于被动到这个地步。 所以张召忠能火这么多年,根本不是靠“忽悠”,他吃透了军事保密和战略误导的门道,用一句看似外行的话,完成了一次漂亮的信息战。加上后来歼-20的表现不断印证他的“深意”,再配上他亲民的说话风格,自然就成了网友眼里的“宝藏专家”。这种火不是昙花一现,是靠事实和智慧堆出来的,越品越有味道。

0 阅读:192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